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41页 |
·有机金属光致发光材料概述 | 第11-20页 |
·有机金属化合物光致发光材料的分类及基本理论 | 第11-18页 |
·化合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基本评价参数 | 第18-20页 |
·有机金属材料电致发光概述 | 第20-28页 |
·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原理及研究现状 | 第21-26页 |
·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评测参数 | 第26-28页 |
·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方法 | 第28-32页 |
·密度泛函理论(DFT) | 第28-31页 |
·含时密度泛函理论(TD-DFT) | 第31页 |
·基组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概述 | 第32-34页 |
·光致发光材料 | 第33页 |
·电致发光材料 | 第33-34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第二章 苯并咪唑膦类铜(I)配合物的设计、合成及磷光性质研究 | 第41-69页 |
·引言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2-50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42-43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43-47页 |
·X-射线单晶结构测试 | 第47-49页 |
·理论计算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4页 |
·合成 | 第50页 |
·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50-55页 |
·化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| 第55-60页 |
·化合物的理论计算分析 | 第60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第三章 苯并咪唑膦氧类铂(II)、铱(III)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设计、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| 第69-90页 |
·引言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0-75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70-71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71-73页 |
·X-射线单晶结构测试 | 第73-74页 |
·理论计算方法 | 第74-75页 |
·电致发光器件制备 | 第7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5页 |
·合成 | 第75页 |
·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75-78页 |
·化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| 第78-81页 |
·化合物的理论计算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Pt-1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第四章 双羟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锌(II)配合物的设计、合成及性质研究 | 第90-120页 |
·引言 | 第90-9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91-102页 |
·试剂和仪器方法 | 第91-92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92-100页 |
·X-射线单晶结构测试 | 第100-101页 |
·计算模型与方法 | 第101-10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2-115页 |
·合成 | 第102页 |
·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102-107页 |
·化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| 第107-1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0页 |
第五章 2-羟基苯乙酮类新型九核铕(III)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| 第120-152页 |
·引言 | 第120-12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22-128页 |
·试剂和仪器方法 | 第122-123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123-125页 |
·、X-射线单晶结构测试 | 第125-127页 |
·计算模型与方法 | 第127-1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8-148页 |
·合成 | 第128-129页 |
·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129-139页 |
·化合物的光学性质 | 第139-143页 |
·化合物的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| 第143-145页 |
·化合物的理论计算分析 | 第145-1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8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5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52-154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154-155页 |
致谢 | 第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