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导论 | 第8-18页 |
·论文背景和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8-9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9页 |
·外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9-12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简要评述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基本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| 第14-17页 |
·基本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15-17页 |
·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2 抵押支持证券研究概述 | 第18-25页 |
·抵押支持证券的内涵与外延 | 第18页 |
·抵押支持证券的发行程序 | 第18-20页 |
·抵押支持证券的基本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| 第20页 |
·获得低成本融资 | 第20页 |
·减少风险资产 | 第20页 |
·便于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| 第20-21页 |
·抵押支持证券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5页 |
3 抵押支持证券价格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 | 第25-29页 |
·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模型 | 第25-27页 |
·到期收益率法 | 第25页 |
·静态利差定价法 | 第25-26页 |
·期权调整利差法 | 第26-27页 |
·抵押支持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29页 |
4 我国抵押支持证券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29-45页 |
·期权调整利差的计算 | 第29-34页 |
·构建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| 第29-30页 |
·模拟利率路径 | 第30-31页 |
·构建提前偿付率模型 | 第31-33页 |
·估计每期现金流 | 第33-34页 |
·期权调整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34-43页 |
·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| 第35-36页 |
·滞后阶数的确定、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SVAR 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1页 |
·脉冲分析和方法分解 | 第41-43页 |
·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 | 第43-45页 |
5 我国发展抵押支持证券的可行性 | 第45-53页 |
·我国抵押支持证券的现状 | 第45-48页 |
·我国发展抵押支持证券的有利条件 | 第48-50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 | 第48-49页 |
·发行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成功经验 | 第49-50页 |
·资产证券化制度基础的逐渐完善 | 第50页 |
·我国发展抵押支持证券的不利条件 | 第50-52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偿付状态数据的披露不够完善 | 第50页 |
·信用评级行业不健全 | 第50-51页 |
·单一的特殊目的载体设立方式 | 第51-5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6 政策建议和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| 第53-56页 |
·为发展抵押支持证券创造有利条件的建议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抵押贷款偿付状态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3页 |
·制定有关特殊目的公司的法律 | 第53-54页 |
·信用评级体系和服务性中介机构的完善 | 第54页 |
·推出相关衍生产品并改善交易结构 | 第54页 |
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 1:计算期权调整利差所需的 MATLAB 程序 | 第60-61页 |
附录 2:数据汇总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