饱和控制系统稳定性及干扰抑制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符号约定与缩略号 | 第13-15页 |
1 绪论 | 第15-30页 |
·执行器饱和线性系统 | 第15-19页 |
·执行器饱和系统简介 | 第15-16页 |
·执行器饱和系统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执行器饱和的其它系统 | 第19-22页 |
·执行器饱和的不确定系统 | 第19-21页 |
·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 | 第19-20页 |
·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_∞控制 | 第20-21页 |
·执行器饱和的不确定时滞系统 | 第21-22页 |
·稳定性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鲁棒控制 | 第22页 |
·保成本控制 | 第22页 |
·饱和受限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及控制策略 | 第22-25页 |
·饱和受限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饱和受限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| 第24-25页 |
·饱和受限控制系统的难点及发展趋势 | 第25-27页 |
·饱和受限控制系统的难点 | 第25-26页 |
·饱和受限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| 第26-27页 |
·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要工作 | 第27-3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27页 |
·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| 第27-30页 |
2 预备知识 | 第30-49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非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与L2增益 | 第30-34页 |
·Lyapunov稳定性 | 第30-31页 |
·Lyapunov稳定性定理 | 第31-32页 |
·饱和系统的反馈镇定 | 第32-33页 |
·非线性系统L2增益 | 第33-34页 |
·饱和项处理 | 第34-36页 |
·基于非线性扇区法 | 第34页 |
·基于对角矩阵法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凸组合法 | 第35-36页 |
·不确定控制系统 | 第36-40页 |
·系统的不确定性描述 | 第36-38页 |
·二次稳定性 | 第38-40页 |
·时滞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时滞独立系统的稳定性 | 第41-42页 |
·时滞依赖系统的稳定性 | 第42页 |
·不确定时滞系统的二次稳定性 | 第42-44页 |
·LMI概述 | 第44-46页 |
·其他 | 第46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3 饱和受限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| 第49-68页 |
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·执行器饱和状态反馈系统 | 第50-55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50-51页 |
·单输入情况 | 第51-53页 |
·稳定性 | 第51-52页 |
·状态反馈增益阵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扩展到多输入情况 | 第53-55页 |
·单输入执行器饱和不确定系统 | 第55-57页 |
·问题叙述 | 第55页 |
·吸引域的估计 | 第55-56页 |
·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6-57页 |
·输出饱和系统 | 第57-61页 |
·静态输出反馈系统 | 第57-60页 |
·单输出饱和系统 | 第58-59页 |
·多输出饱和系统 | 第59-60页 |
·动态输出反馈系统 | 第60-61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60页 |
·稳定性 | 第60-61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61-66页 |
·状态反馈单输入执行器饱和系统的仿真 | 第61-65页 |
·静态输出反馈SISO输出饱和系统的仿真 | 第65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8页 |
4 饱和受限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| 第68-80页 |
·引言 | 第68页 |
·执行器饱和状态反馈系统 | 第68-72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68-69页 |
·单输入情况 | 第69-71页 |
·稳定性 | 第69-70页 |
·状态反馈增益阵设计 | 第70-71页 |
·扩展到多输入情况 | 第71-72页 |
·输出饱和系统 | 第72-77页 |
·静态输出反馈系统 | 第72-74页 |
·单输出饱和系统 | 第73-74页 |
·多输出饱和系统 | 第74页 |
·动态输出反馈系统 | 第74-77页 |
·问题叙述 | 第74-75页 |
·稳定性 | 第75-77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77-79页 |
·小结 | 第79-80页 |
5 不确定控制饱和系统的吸引域扩大与干扰抑制 | 第80-103页 |
·引言 | 第80-81页 |
·无外扰状态反馈系统吸引域扩大 | 第81-86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81页 |
·状态反馈连续时间系统 | 第81-84页 |
·吸引域的估计和扩大 | 第81-83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83-84页 |
·状态反馈离散时间系统 | 第84-86页 |
·吸引域的估计和扩大 | 第84-86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86页 |
·有外扰状态反馈系统的L2增益分析和设计 | 第86-96页 |
·连续时间系统 | 第86-91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86-87页 |
·状态对干扰的响应分析 | 第87-88页 |
·允许干扰类 | 第88-89页 |
·L2增益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90-91页 |
·离散时间系统 | 第91-96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91页 |
·L2增益分析 | 第91-96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96页 |
·静态输出反馈离散时间系统L2增益分析与设计 | 第96-99页 |
·静态输出反馈系统L2增益分析 | 第96-98页 |
·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| 第98-99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99-102页 |
·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6 不确定时滞控制饱和状态反馈系统吸引域的扩大 | 第103-119页 |
·引言 | 第103页 |
·问题叙述 | 第103-104页 |
·连续时间系统时滞不相关分析和设计 | 第104-107页 |
·时滞不相关分析 | 第104-107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107页 |
·连续时间系统时滞相关分析和设计 | 第107-112页 |
·时滞相关分析 | 第107-111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111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111-112页 |
·离散时间系统时滞相关分析和设计 | 第112-118页 |
·时滞相关分析 | 第112-116页 |
·控制器设计 | 第116-117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117-118页 |
·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7 不确定时滞控制饱和连续时间系统干扰抑制 | 第119-132页 |
·引言 | 第119页 |
·状态反馈系统L2增益分析 | 第119-126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119-120页 |
·L2增益分析 | 第120-126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126页 |
·动态输出反馈系统L2增益分析 | 第126-131页 |
·L2增益分析 | 第127-130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130-131页 |
·小结 | 第131-132页 |
8 不确定时滞控制饱和离散系统干扰抑制 | 第132-143页 |
·引言 | 第132页 |
·状态反馈系统L2增益分析 | 第132-138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132-133页 |
·L2增益分析 | 第133-138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138页 |
·动态输出反馈系统L2增益分析 | 第138-142页 |
·L2增益分析 | 第139-141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141-142页 |
·小结 | 第142-143页 |
9 结论与展望 | 第143-147页 |
·主要创新与结论 | 第143-145页 |
·展望 | 第145-1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7-164页 |
致谢 | 第164-16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65-16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