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一、 不可抗辩规则概述 | 第13-16页 |
(一) 不可抗辩规则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 不可抗辩规则的历史沿革 | 第14-16页 |
1.不可抗辩规则的起源 | 第14-15页 |
2.不可抗辩规则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二、 不可抗辩规则的理论基础与价值 | 第16-22页 |
(一) 不可抗辩规则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1.最大诚信原则 | 第17-19页 |
2.安全与秩序价值 | 第19-20页 |
(二) 不可抗辩规则的价值 | 第20-22页 |
1.维护被保险人利益 | 第20-21页 |
2.限制保险人权利的滥用 | 第21-22页 |
3.维护保险单的金融功能 | 第22页 |
三、 部分国家或地区不可抗辩规则研究 | 第22-28页 |
(一) 不可抗辩规则的立法 | 第22-24页 |
1.美国关于不可抗辩规则的立法规定 | 第22-23页 |
2.德国关于不可抗辩规则的立法规定 | 第23页 |
3.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不可抗辩规则的立法规定 | 第23-24页 |
(二) 不可抗辩规则适用之例外 | 第24-28页 |
1.承保范围之争不适用不可抗辩规则 | 第24-25页 |
2.保险合同不成立不适用不可抗辩规则 | 第25-26页 |
3.特别严重的欺诈不适用不可抗辩规则 | 第26-27页 |
4.不适用于未足额缴保费的情形 | 第27-28页 |
四、 我国不可抗辩规则制度及其缺陷 | 第28-32页 |
(一) 我国保险法中关于不可抗辩规则的规定 | 第28-30页 |
1.不可抗辩的适用范围 | 第28-29页 |
2.可抗辩期间的起算点 | 第29页 |
3.不可抗辩限制的对象 | 第29-30页 |
(二) 我国不可抗辩规则的缺陷 | 第30-32页 |
1.不可抗辩规则的可抗辩期限的起算时间不明确 | 第30-31页 |
2.保险合同复效时可抗辩期间的起算不明确 | 第31页 |
3.如实告知义务人主体并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4.不可抗辩规则中的解除权与合同法中撤销权的关系不明确 | 第32页 |
5.对不可抗辩规则的适用例外情形没有规定 | 第32页 |
五、 完善我国不可抗辩规则的建议 | 第32-37页 |
(一) 健全和完善保险法相关的法律条款 | 第32-34页 |
1.投保方故意或者特别严重的欺诈行为不适用不可抗辩规则 | 第33页 |
2.明确保险合同复效后抗辩期间的起算期限 | 第33-34页 |
3.关于解除权与撤销权的竞合问题 | 第34页 |
(二) 建立不可抗辩规则相应的配套机制 | 第34-37页 |
1.完善核保、理赔等风险管理体系 | 第35页 |
2.督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| 第35-37页 |
结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