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目的 | 第9页 |
| 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促使商品观念的转变 | 第9-10页 |
| ·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| 第10页 |
| ·促进环保措施的科学评价 | 第10页 |
| ·促进将环境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| 第10页 |
| ·为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奠定基础 | 第10页 |
| ·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的目标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·中国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·福建省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|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研究理论 | 第16-26页 |
| ·森林生态系统与森林资源 | 第16页 |
| ·森林的主要功能 | 第16-17页 |
| ·生态效益 | 第16-17页 |
| ·经济效益 | 第17页 |
| ·社会效益 | 第17页 |
| ·森林的生态功能 | 第17-19页 |
| ·保持水土 | 第17-18页 |
| ·涵养水源 | 第18页 |
| ·防风固沙 | 第18页 |
| ·调节气候,增加降水森林调节、改善气候的作用 | 第18-19页 |
| ·保护环境 | 第19页 |
| ·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 | 第19-26页 |
| ·森林生态的经济特性 | 第19-21页 |
| ·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21页 |
| ·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分类 | 第21-24页 |
| ·森林产品的经济效益 | 第22页 |
| ·涵养水源效益 | 第22页 |
| ·固土保肥效益 | 第22页 |
| ·森林改良土壤效益 | 第22页 |
| ·固碳制氧效益 | 第22-23页 |
| ·改善小气候效益 | 第23页 |
| ·减轻水旱灾效益 | 第23页 |
| ·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 | 第23页 |
| ·游憩价值 | 第23-24页 |
| ·净化环境效益 | 第24页 |
| ·森林生态价值的评估方法 | 第24-26页 |
| 3 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 | 第26-41页 |
| ·福建省森林基本情况 | 第26页 |
| ·森林资源丰富 | 第26页 |
| ·覆盖率高 | 第26页 |
| ·国有林场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6-27页 |
| ·国有林场在福建省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| 第27-28页 |
| ·绿化国土培育资源 | 第27页 |
| ·提供丰富林产品支援经济建设 | 第27页 |
| ·发展林业科技服务社会 | 第27-28页 |
| ·福建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| 第28-31页 |
| ·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| ·森林林分结构 | 第28-29页 |
| ·森林资源质量 | 第29-30页 |
| ·林场森林资源主要特点 | 第30-31页 |
| ·国有林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及测算 | 第31-41页 |
| ·森林生态功能的产品效益计量 | 第31-39页 |
| ·物质量评价法 | 第31-35页 |
| ·森林的生物量 | 第31-32页 |
| ·森林的生产力 | 第32-33页 |
| ·生态价值与生产力的关系 | 第33页 |
| ·计算结果 | 第33-35页 |
| ·能值分析法 | 第35-36页 |
| ·基本理论 | 第35-36页 |
| ·结果计算 | 第36页 |
| ·Contanza 法 | 第36-39页 |
| ·基本理论 | 第36-38页 |
| ·结果计算 | 第38-39页 |
| ·森林经济功能的产品效益计量 | 第39-41页 |
| ·木材经济效益 | 第39-40页 |
| ·竹材经济效益 | 第40页 |
| ·纤维材(薪材)经济效益 | 第40页 |
| ·产品经济效益计量 | 第40-41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