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2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·历史经验的归纳方法 | 第15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5-21页 |
| ·国内外对信念与制度变迁理论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9页 |
| ·国内外关于 20 世纪上半期苏联公有制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| ·篇章结构 | 第21-23页 |
| ·创新点与不足 | 第23-24页 |
| 第2章 意识形态、信念与制度变迁理论 | 第24-38页 |
| ·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理论 | 第24-33页 |
| ·意识形态 | 第24-27页 |
| ·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 | 第27-31页 |
| ·意识形态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意识形态的重要社会功能 | 第32-33页 |
| ·信念与制度变迁理论 | 第33-36页 |
| ·心智结构、信念与制度变迁 | 第34-35页 |
| ·学习、信念与制度变迁 | 第35页 |
| ·意识形态、信念与制度变迁 | 第35-36页 |
| ·本文运用信念理论的分析框架 | 第36-38页 |
| 第3章 “共同信念”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| 第38-60页 |
| ·20 世纪初俄罗斯土地公有制“共同信念”的形成 | 第38-48页 |
| ·计划经济理念溯源 | 第38-39页 |
| ·俄罗斯民众的土地公有制信念 | 第39-45页 |
| ·俄国无产阶级的土地公有制信念 | 第45-48页 |
| ·“共同信念”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| 第48-59页 |
| ·意识形态与两大群体博弈 | 第49-54页 |
| ·十月革命的胜利 | 第54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4章 “共同信念”与土地公有制的初步推行(1917-1921) | 第60-81页 |
| ·无产阶级执政者的效用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·信念与初期的土地政策 | 第62-70页 |
| ·列宁“直接过渡”的个人信念 | 第63-65页 |
| ·对文化传统的利用与初期的土地政策 | 第65-67页 |
| ·“共同信念”与初期土地政策的绩效 | 第67-68页 |
| ·文化传统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| 第68-70页 |
| ·信念与“直接过渡”到共耕制 | 第70-79页 |
| ·现实的危机与政策的调整 | 第70-74页 |
| ·“共同信念”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绩效 | 第74-76页 |
| ·信念与“直接过渡”的结束 | 第76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| 第5章 信念与土地公有制的调整(1921-1927) | 第81-99页 |
| ·改变的现实与执政党“间接过渡”的信念 | 第81-94页 |
| ·现实的危机与列宁认知的改变 | 第81-84页 |
| ·政策的调整 | 第84-88页 |
| ·新经济政策的绩效与“间接过渡”的信念 | 第88-94页 |
| ·信念与“间接过渡”的结束 | 第94-98页 |
| ·执政党内部的信念分歧与对新经济政策的抵制 | 第94-95页 |
| ·文化传统与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| 第95-9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| 第6章 “共同信念”与土地公有制的确立 (1927-1937) | 第99-118页 |
| ·斯大林的土地公有制信念 | 第99-105页 |
| ·对公有制信念的固着与对列宁理论的继承 | 第99-101页 |
| ·必须解决的现实危机 | 第101-103页 |
| ·对文化传统利用 | 第103-105页 |
| ·信念与全盘集体化 | 第105-117页 |
| ·意识形态动员与政策的推行 | 第105-108页 |
| ·信念的分歧与对布哈林的压制 | 第108-109页 |
| ·文化传统的约束与对村社的取缔 | 第109-110页 |
| ·信念的分歧与对富农群体的镇压 | 第110-114页 |
| ·文化传统与土地制度的路径依赖 | 第114-116页 |
| ·对全盘集体化的评价 | 第116-1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| 第118-123页 |
| ·20 世纪上半期苏联公有制土地制度变迁的结论 | 第118-119页 |
| ·20 世纪上半期苏联公有制土地制度变迁的启示 | 第119-12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3-132页 |
| 致谢 | 第132-134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34-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