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8-11页 |
| Detailed Abstract | 第11-16页 |
| 1 引言 | 第16-34页 |
| 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解池概念及应用介绍 | 第16-19页 |
| 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应用 | 第16-17页 |
| ·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及应用 | 第17-19页 |
| ·SOFC-SOEC 关键材料 | 第19-25页 |
| ·SOFC 氢电极材料 | 第19-20页 |
| ·SOFC 电解质材料 | 第20页 |
| ·SOFC 氧电极材料 | 第20-24页 |
| ·SOEC 对材料的要求 | 第24-25页 |
| 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氧电极的制备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丝网印刷工艺 | 第25页 |
| ·离子浸渍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SOFC-SOEC 研究进展 | 第26-30页 |
| ·SOEC 高温电解水研究进展 | 第27-28页 |
| ·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共电解 H2O/CO2研究 | 第28-3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30-3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| ·论文章节分布 | 第32-34页 |
| 2 试验部分 | 第34-42页 |
| ·半电池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| ·丝网印刷工艺制备单电池 | 第35-36页 |
| ·浸渍工艺制备单电池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表征仪器和实验方法 | 第37-42页 |
| ·粉体表征 | 第37-38页 |
| ·微观结构表征 | 第38页 |
| ·能量发散谱分析 | 第38页 |
| ·气体组成表征 | 第38-39页 |
| ·电性能测试 | 第39-42页 |
| 3 LSM 和 LSCF 氧电极用于可逆 SOFC-SOEC 的稳定性研究 | 第42-58页 |
| ·引言 | 第42-44页 |
| ·LSM 氧电极用于高温电解水的稳定性研究 | 第44-50页 |
| ·物相分析 | 第44页 |
| ·微观结构表征 | 第44-45页 |
| ·温度对电解池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·水蒸气含量对电解池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电解池的长期稳定性 | 第48-49页 |
| ·电解反应后的电池微观结构 | 第49-50页 |
| ·LSCF 氧电极用于可逆 SOFC-SOEC 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| 第50-57页 |
| ·XRD 表征 | 第50-51页 |
| ·SEM 表征 | 第51-52页 |
| ·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| 第52-54页 |
| ·水电解的电化学性能 | 第54-55页 |
| ·燃料电池/水电解循环 | 第55-56页 |
| ·测试后的电池微观结构表征 | 第56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4 纳米 LSM,LSCF 和 SSC 氧电极用于一体化 SOFC-SOEC 的稳定性研究 | 第58-84页 |
| ·引言 | 第58-59页 |
| ·纳米 LSM-YSZ 氧电极用于可逆 SOFC-SOEC 的稳定性研究 | 第59-65页 |
| ·XRD 表征 | 第59-60页 |
| ·SEM 表征 | 第60-61页 |
| ·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1-62页 |
| ·水电解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2-64页 |
| ·燃料电池/水电解循环 | 第64-65页 |
| ·纳米 LSCF-YSZ 氧电极用于可逆 SOFC-SOEC 的稳定性研究 | 第65-72页 |
| ·XRD 表征 | 第65页 |
| ·SEM 表征 | 第65-67页 |
| ·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7-69页 |
| ·水电解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9-70页 |
| ·燃料电池/水电解循环 | 第70-71页 |
| ·测试后的电池微观结构表征 | 第71-72页 |
| ·纳米 SSC-YSZ 氧电极用于可逆 SOFC-SOEC 的稳定性研究 | 第72-81页 |
| ·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| 第72-74页 |
| ·SOFC 模式电池的稳定性 | 第74-75页 |
| ·水电解的电化学性能 | 第75-76页 |
| ·水电解的稳定性 | 第76-77页 |
| ·测试前电池的微观结构表征 | 第77-78页 |
| ·测试后电池的微观结构表征 | 第78-81页 |
| ·小结 | 第81-84页 |
| 5 纳米 LSCF-YSZ 氧电极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共电解 H2O/CO2研究 | 第84-92页 |
| ·引言 | 第84-85页 |
| ·测试装置 | 第85-87页 |
| ·测试系统的组成 | 第85-86页 |
| ·测试方法 | 第86-87页 |
| ·共电解的化学平衡模型 | 第87-8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9-91页 |
| ·共电解的电化学性能 | 第89-90页 |
| ·产物气色谱表征 | 第90-91页 |
| ·小结 | 第91-92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92-94页 |
| ·结论 | 第92-93页 |
| ·展望 | 第93-9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4-104页 |
| 致谢 | 第104-10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06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