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复两种农药污染土壤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0页 |
| ·课题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·毒死蜱、克百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| 第11-13页 |
| ·毒死蜱与克百威的性质 | 第11-12页 |
| ·毒死蜱和克百威的使用及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毒死蜱与克百威的降解方法及途径 | 第13-16页 |
| ·传统降解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微生物降解 | 第14-16页 |
| ·微生物对农药降解的代谢方式和途径 | 第16页 |
| ·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| 第16-19页 |
| ·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介绍 | 第16页 |
| ·固定化载体材料 | 第16-19页 |
| ·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| 第19页 |
| ·固定化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| ·固定化高效降解微生物筛选与培养条件 | 第22页 |
| ·固定化载体方法和材料 | 第22页 |
| ·环境因子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| 第22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2-24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4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24-25页 |
| ·试剂与材料 | 第24-25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25页 |
| ·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及驯化 | 第25-28页 |
| ·降解菌的富集 | 第25-26页 |
| ·细菌的分离 | 第26-27页 |
| ·菌种的纯化 | 第27-28页 |
| ·高效液相色谱 | 第28页 |
| ·毒死蜱和克百威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| 第28-31页 |
| ·毒死蜱和克百威降解菌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| ·水样分析方法 | 第29页 |
| 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9页 |
| ·菌种鉴定 | 第29-31页 |
| ·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毒死蜱克百威的降解 | 第31-33页 |
| ·模拟污染土壤的制备 | 第31页 |
| ·降解率的测定方法 | 第31页 |
| ·固定化载体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| ·降解动力学方程 | 第32-33页 |
| ·环境影响因子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毒死蜱和克百威的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pH 对固定化菌降解毒死蜱和克百威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温度对固定化菌降解毒死蜱和克百威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52页 |
| ·毒死蜱和克百威高效液相色谱 | 第34-35页 |
| ·降解菌种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·降解菌种对毒死蜱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降解菌种对克百威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细菌的 16SrDNA 鉴定 | 第37-38页 |
| ·载体对土壤中毒死蜱和克百威降解的影响 | 第38-47页 |
| ·固定化微生物对毒死蜱降解的影响及动力学参数 | 第39-43页 |
| ·固定化微生物对克百威降解的影响及动力学参数 | 第43-47页 |
| ·环境影响因子对毒死蜱和克百威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| ·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pH 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讨论 | 第51-52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| 在学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