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一、国内研究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外研究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从黎锦晖儿童歌舞的兴起看校园舞蹈的发展历程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黎锦晖儿童歌舞的特点及深远影响 | 第13-19页 |
一、黎锦晖与儿童歌舞的不解之缘 | 第13-16页 |
(一)黎锦晖先生的个人经历 | 第13-14页 |
(二)黎锦晖先生作品的创作特点 | 第14-16页 |
二、黎锦晖儿童歌舞的影响与传播 | 第16-19页 |
(一)歌舞促成长 | 第16-18页 |
(二)明月当空照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校园舞蹈的发展 | 第19-24页 |
一、黎锦晖的儿童歌舞与当今校园舞蹈的关系 | 第19-21页 |
(一)前人的足迹 | 第19-20页 |
(二)教育的核心 | 第20-21页 |
二、校园舞蹈的概述 | 第21-24页 |
(一)校园舞蹈的含义 | 第21页 |
(二)校园舞蹈的演变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校园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1页 |
第一节 观念的偏差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舞蹈课纳入教学课程的困难 | 第25-28页 |
第三节 缺乏普及性的校园舞蹈教材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当今校园舞蹈的展望 | 第31-45页 |
第一节 当今校园舞蹈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| 第31-39页 |
一、增强体魄美化体态 | 第31-33页 |
二、磨练意志树立志向 | 第33-34页 |
三、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| 第34-35页 |
四、培养个性激发创造 | 第35-36页 |
五、继承传统发扬美德 | 第36-38页 |
六、塑造品格提升品位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当今校园舞蹈的发展方向 | 第39-42页 |
一、校园文化的符号 | 第39-40页 |
二、民族文化的传承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当今校园舞蹈发展的目标 | 第42-45页 |
一、实现普及型的舞蹈教育 | 第42-43页 |
二、促进舞蹈事业的全面发展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注释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