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核酸简介 | 第11-14页 |
·核酸的基本组成 | 第11-12页 |
·DNA 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| 第12-14页 |
·DNA 与其靶分子的作用方式 | 第14-17页 |
·共价结合 | 第14页 |
·剪切作用 | 第14页 |
·非共价结合 | 第14-17页 |
·金属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光谱法 | 第17-18页 |
·流体力学方法 | 第18页 |
·电化学法 | 第18-19页 |
·单晶X-衍射 | 第19页 |
·~1HNMR 法 | 第19页 |
·DNA 热变性技术 | 第19页 |
·单分子力显微术 | 第19-20页 |
·密度泛函计算与分子模拟 | 第20页 |
·金属-Salen 配合物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Salen 基本结构和合成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稀土-Salen 配合物的合成 | 第21页 |
·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应用领域 | 第21-23页 |
·癌症治疗药物方面 | 第21-22页 |
·DNA 的光断裂方面 | 第22页 |
·人工核酸酶方面 | 第22页 |
·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稀土金属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4页 |
·稀土金属配合物的进展 | 第23页 |
·稀土金属配合物与DNA 作用 | 第23-24页 |
·课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缩丙二胺 Salen -稀土配合物合成及其与 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| 第26-46页 |
·引言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7-33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稀土盐的制备 | 第28页 |
·缓冲溶液的配制 | 第28-29页 |
·配合物及DNA 溶液的配置及浓度的确定 | 第29页 |
·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·黏度法测定 | 第30页 |
·稀土离子的EDTA 滴定 | 第30页 |
·稀土离子的电导率测定 | 第30页 |
·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表征结果 | 第30-33页 |
·2-羟基-1-萘甲醛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·配体Ⅰ,配体Ⅱ的合成 | 第31页 |
·配合物1-4 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·配合物5-8 的合成 | 第32-33页 |
·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5页 |
·紫外吸收光谱 | 第33-40页 |
·黏度测试 | 第40-42页 |
·荧光测试 | 第42-45页 |
·结论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缩乙二胺和邻苯二胺 Salen-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 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| 第46-61页 |
·引言 | 第4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6-50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4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页 |
·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表征结果 | 第47-50页 |
·配体Ⅲ,配体Ⅳ的合成 | 第47-48页 |
·配合物9-12 的合成 | 第48-49页 |
·配合物13-16 的合成 | 第49-50页 |
·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0页 |
·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| 第50-55页 |
·黏度测试 | 第55-57页 |
·荧光测试实验 | 第57-60页 |
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总结 | 第61页 |
·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附录A: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
附录B: 部分图谱 | 第72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