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级轴流式压气机内部流场分析和优化设计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压气机发展史 | 第12-15页 |
| ·轴流压气机发展 | 第12-14页 |
| ·压气机设计体系发展 | 第14-15页 |
| ·压气机提高效率措施 | 第15-17页 |
| ·弯扭叶片 | 第15-16页 |
| ·附面层抽吸 | 第16页 |
| ·固体壁面特殊处理 | 第16页 |
| ·掠叶片 | 第16-17页 |
| ·压气机提高压比措施 | 第17-20页 |
| ·增大叶片折转角 | 第17页 |
| ·提高叶尖切线速度 | 第17页 |
| ·低展弦比 | 第17页 |
| ·串联叶栅 | 第17页 |
| ·模化加级 | 第17-20页 |
| ·压气机变工况特性研究进展 | 第20-25页 |
| ·压气机非稳定工况机理研究 | 第20-21页 |
| ·扩稳方法研究 | 第21-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 | 第26-35页 |
| 引言 | 第26页 |
| ·NUMECA软件介绍 | 第26-29页 |
| ·AutoGrid旋转机械结构网格自动生成器 | 第27-28页 |
| ·FINE/Turbo结构网格流动分析软件 | 第28-29页 |
| ·CFView后处理软件 | 第29页 |
| ·数值模拟方案 | 第29-34页 |
| ·计算模型 | 第29-30页 |
| ·网格密度 | 第30-31页 |
| ·湍流模型 | 第31-33页 |
| ·第一层网格y~+ | 第33-34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3章 弯叶片对流动影响分析 | 第35-51页 |
| 引言 | 第35-36页 |
| ·最佳改型方案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特性曲线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极限流线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第一级静叶静压系数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第一级静叶S1流面流线、熵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对后排叶栅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| ·对前排叶栅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最终方案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4章 静叶间隙流场分析 | 第51-68页 |
| 引言 | 第51-52页 |
| ·流线分析 | 第52-59页 |
| ·体流线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S2流面吸力面极限流线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S3流面流线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·S1流面流线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特性曲线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S1、S3流面熵损失分析 | 第61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| 第5章 模化加级设计 | 第68-88页 |
| 引言 | 第68页 |
| ·压气机模化加级设计原理 | 第68-69页 |
| ·选择匹配点 | 第69-70页 |
| ·改型要求 | 第70页 |
| ·零级一维设计 | 第70-72页 |
| ·1-1截面计算 | 第71页 |
| ·3-3截面计算 | 第71-72页 |
| ·2-2截面计算 | 第72页 |
| ·环量分布规律选取 | 第72-77页 |
| ·压气机流动假设 | 第72-73页 |
| ·环量计算公式推导 | 第73-74页 |
| ·环量沿径向分布规律选择 | 第74-77页 |
| ·进口预旋方案 | 第77-79页 |
| ·叶根处加反预旋 | 第77-78页 |
| ·叶顶处加正预旋 | 第78-79页 |
| ·最终导叶扭曲规律 | 第79页 |
| ·叶片几何参数 | 第79-80页 |
| ·子午流道形式 | 第80-81页 |
| ·轴向距离 | 第81-82页 |
| ·叶片数 | 第82页 |
| ·最终计算结果 | 第82-87页 |
| ·加级前后对比分析 | 第83-85页 |
| ·加级后计算结果分析 | 第85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88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94页 |
| 致谢 | 第94-9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5-96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