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| 第12-18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| 第12-16页 |
·CIS理论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和框架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的基础研究 | 第21-35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基础研究 | 第21-26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概念 | 第21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成因 | 第21-22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特点 | 第22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功能 | 第22-24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分类 | 第24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发展模式 | 第24页 |
·现代农业园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6页 |
·CIS理论的基础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CIS理论的概念 | 第26页 |
·CIS理论的应用模式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的基础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景观 | 第28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 | 第28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提高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的价值 | 第29-30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30-32页 |
·旅游农业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31页 |
·绿色产业理论 | 第31页 |
·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CIS理论应用于现代农业景观可识别性的作用 | 第32页 |
·CIS理论有利于提升理念 | 第32页 |
·CIS理论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| 第32页 |
·CIS理论有利于提高宣传力度 | 第32页 |
·CIS理论对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的启示 | 第32-35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MI——理念识别 | 第32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BI——行为识别 | 第32-33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VI——视觉识别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的构建 | 第35-49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的构建原则 | 第35-36页 |
·个性展示原则 | 第35页 |
·要素协调原则 | 第35页 |
·游客参与原则 | 第35-36页 |
·积极创新原则 | 第36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规划设计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尊重自然环境原则 | 第36页 |
·体现生态设计原则 | 第36页 |
·展示地域文化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 | 第37页 |
·视觉要素的统一原则 | 第37页 |
·整合各景观要素原则 | 第37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| 第37-40页 |
·场地分析和区位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发展目标和目标定位 | 第38页 |
·空间结构布局和功能分区 | 第38页 |
·景观设置和游览路线规划 | 第38-39页 |
·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种植 | 第39-40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要素与CIS理论的整合 | 第40-46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MI——理念识别 | 第40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BI——行为识别 | 第40-41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的VI——视觉识别的 | 第41-46页 |
·现代农业园景观可识别性规划设计策略 | 第46-49页 |
·提炼优势农业资源,确定立园之本 | 第46页 |
·强调农业景观利用,突出景观特色 | 第46页 |
·合理分区及景观策划,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| 第46-47页 |
·以技术创新为动力,带动现代农业园发展 | 第47页 |
·完善管理及运行模式,实现可持续发展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现代农业园景观典型案例分析 | 第49-65页 |
·案例的选择 | 第49页 |
·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| 第49-52页 |
·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本概况 | 第49-50页 |
·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建设分区 | 第50页 |
·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景观可识别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余杭绿景塘生态农业观光园 | 第52-54页 |
·余杭绿景塘生态农业观光园基本概况 | 第52-53页 |
·余杭绿景塘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分区 | 第53页 |
·余杭绿景塘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可识别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南京江宁区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 | 第54-62页 |
·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园基本概况 | 第54-55页 |
·汤山翠区现代农业园建设的优势条件分析 | 第55页 |
·汤山翠区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内容 | 第55-57页 |
·汤山翠谷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景观可识别性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汤山翠谷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景观可识别性不足之处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分析案例得到的启示 | 第62-65页 |
·因地制宜,凸显地方独特景观资源 | 第62页 |
·以农为本,着重打造园区的特色景观 | 第62页 |
·农游合一,多层开发体验参与活动 | 第62-63页 |
·以人为本,保障园区的协调发展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江苏中扬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 | 第65-93页 |
·项目概况 | 第65-68页 |
·规划背景 | 第65页 |
·现状分析 | 第65-68页 |
·结合CIS理论分析园区可识别性的表现 | 第68页 |
·理念识别 | 第68页 |
·行为识别 | 第68页 |
·视觉识别 | 第68页 |
·规划原则及依据 | 第68-70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68-69页 |
·规划依据 | 第69-70页 |
·规划理念与定能 | 第70-71页 |
·规划理念 | 第70页 |
·主题定位 | 第70页 |
·功能定位 | 第70-71页 |
·总体规划内容 | 第71-88页 |
·规划构思与空间结构规划 | 第73-75页 |
·功能分区规划及项目策划 | 第75-81页 |
·交通组织规划 | 第81-83页 |
·水利水系规划 | 第83-85页 |
·景点策划与游览路线规划 | 第85-86页 |
·绿化景观规划 | 第86-87页 |
·配套设施规划 | 第87-88页 |
·局部景观详细设计 | 第88-92页 |
·主入口景观 | 第88-90页 |
·小瘦西景观 | 第90-91页 |
·农家乐景观 | 第91页 |
·疏林草地景观 | 第91-92页 |
·基于CIS理论的景观可识别性分析 | 第92-93页 |
·念识别,注重突出园区的特色性 | 第92页 |
·行为识别,树立良好园区品牌形象 | 第92页 |
·视觉识别,营造园区特色的景观体系 | 第92-93页 |
结语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致谢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