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及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2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·要素流动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新竞争经济理论 | 第19页 |
·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相关理论的指导意义 | 第20-21页 |
3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分析 | 第21-27页 |
·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的效应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产业集群是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 | 第22页 |
·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| 第22-23页 |
·产业集群优化城镇的空间结构 | 第23页 |
·城镇化对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基础要素 | 第23-24页 |
·城镇化为产业集群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| 第24页 |
·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服务设施 | 第24页 |
·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环境 | 第24-25页 |
·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过程 | 第25-27页 |
4 辽宁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相关性分析 | 第27-42页 |
·辽宁省产业集群及城镇化现状分析 | 第27-33页 |
·产业集群及城镇化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| 第30-33页 |
·指标体系的选取及说明 | 第33-34页 |
·产业集群指标体系的选取与说明 | 第33-34页 |
·城镇化指标体系的选取与说明 | 第34页 |
·数据来源及说明 | 第34-35页 |
·典型相关模型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36-40页 |
·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| 第37-38页 |
·典型结构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冗余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辽宁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5 浙江省温岭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经验借鉴 | 第42-45页 |
·温岭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现状 | 第42-43页 |
·温岭市产业集群现状 | 第42页 |
·温岭市城镇化现状 | 第42-43页 |
·温岭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| 第43-44页 |
·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发展 | 第43页 |
·城镇化为产业集群提供条件 | 第43-44页 |
·温岭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启示 | 第44-45页 |
6 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| 第45-49页 |
·强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意识 | 第45页 |
·优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路径 | 第45-46页 |
·统一和完善要素市场 | 第46页 |
·加强城镇规划与政策引导 | 第46-47页 |
·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| 第47-48页 |
·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