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相关概念解析 | 第10-13页 |
·历史文化村镇 | 第10-11页 |
·历史文化街区 | 第11-12页 |
·文化空间保护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2 基于文化空间保护的历史街区评价体系构建 | 第16-31页 |
·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评价体系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现有评价体系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评价因子构成 | 第17-18页 |
·综合评价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文化空间保护解析 | 第19-22页 |
·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| 第19-20页 |
·历史街区的文化空间构成 | 第20页 |
·文化空间保护的基本思路 | 第20-22页 |
·文化空间保护视点的历史街区更新评价体系 | 第22-31页 |
·评价体系的因子组成与释义 | 第23-24页 |
·评价体系的层次和结构 | 第24页 |
·评价因子与评价集的对应关系 | 第24-26页 |
·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| 第26-31页 |
3 基于文化空间保护的历史街区案例研究 | 第31-69页 |
·案例选择 | 第31-35页 |
·调研范围确定 | 第32-33页 |
·调研过程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调研成果分析方法 | 第34页 |
·历史街区调研综合评价 | 第34-35页 |
·街区现状调查 | 第35-39页 |
·A区——大栅栏商业街 | 第35-36页 |
·B区——大栅栏西街 | 第36-37页 |
·C区——铁树斜街&樱桃斜街 | 第37-38页 |
·D区——琉璃厂文化街 | 第38-39页 |
·游客与居民问卷调查 | 第39页 |
·街区综合评价 | 第39-57页 |
·A区—大栅栏商业街综合评价 | 第39-43页 |
·B区—大栅栏西街综合评价 | 第43-46页 |
·C区—铁树斜街&樱桃斜街综合评价 | 第46-49页 |
·D区—琉璃厂文化街综合评价 | 第49-52页 |
·游客与居民问卷调查综合评价 | 第52-54页 |
·街区更新对比评价 | 第54-57页 |
·街区文化空间构成 | 第57-64页 |
·街区文化表现形式 | 第59-61页 |
·街区文化场所 | 第61-64页 |
·街区更新评价与建议 | 第64-69页 |
·街区现存问题与成功之处 | 第64-66页 |
·街区保护策略与建议 | 第66-69页 |
4 基于文化空间保护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策略 | 第69-75页 |
·提取文化空间保护要素 | 第69-71页 |
·减少文化存量流失 | 第69-70页 |
·权衡文化增量增补 | 第70-71页 |
·构建文化空间保护格局 | 第71-75页 |
·关注点状文化空间——历史建筑、节点空间 | 第71-72页 |
·强调线性文化空间——历史街巷 | 第72-73页 |
·统筹面状文化空间——历史地段 | 第73-75页 |
5 结论 | 第75-7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75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75-76页 |
·研究不足和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附录1 大栅栏街区历史风貌重点保护区调研分析汇总报告 | 第82-87页 |
附录2 大栅栏街区历史风貌重点保护区调研分析汇总表格 | 第87-93页 |
附录3 大栅栏街区评价因子比较矩阵专家问卷 | 第93-95页 |
附录4 大栅栏游客文化价值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95-97页 |
附录5 大栅栏居民文化价值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