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金文书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一、清代书法环境和篆书发展概况 | 第11-17页 |
| ·社会环境的变革和书法的土壤 | 第11-15页 |
| ·改朝换代的历史巨变 | 第11-12页 |
| ·文化管控——编书禁书与文字狱 | 第12-13页 |
| ·考据学、金石学的勃兴 | 第13-14页 |
| ·社会经济发展是艺术品市场繁荣的成长助力 | 第14-15页 |
| ·篆书在清代的复兴和发展 | 第15-17页 |
| 二、清代金文书法演进轨迹 | 第17-30页 |
| ·清代早期的金文书法发展状况 | 第17-18页 |
| ·清代中期的金文书法发展状况 | 第18-23页 |
| ·清代晚期的金文书法发展状况 | 第23-30页 |
| 三、清代金文书法形式研究 | 第30-43页 |
| ·笔墨表现的类型 | 第30-36页 |
| ·笔多颤抖追铸感 | 第30-32页 |
| ·直接描摹类画图 | 第32-33页 |
| ·平铺直叙求齐整 | 第33-35页 |
| ·笔墨淋漓任挥洒 | 第35-36页 |
| ·体式渊源的分析 | 第36-43页 |
| ·金文书法的亲眷:大篆、石鼓文、砖文 | 第36-37页 |
| ·金文书法的旁支:铜镜铭文 | 第37-39页 |
| ·金文书法的典型:标准钟鼎彝器铭文式 | 第39-41页 |
| ·金文书法的转化:小篆式 | 第41-43页 |
| 四、清代金文书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| 第43-51页 |
| ·清代金文书法的历史地位 | 第43-48页 |
| ·在清代书法史中的地位 | 第43-44页 |
| ·在篆书发展史中的地位 | 第44-46页 |
| ·“金文书法”的书法史叙事模型 | 第46-47页 |
| ·清代金文研究对学术的贡献 | 第47-48页 |
| ·清代金文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| 五、结语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3页 |
| 附录一:文中所涉图版 | 第53-75页 |
| 附录二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