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6页 |
·ZnO的基本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ZnO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·金属掺杂纳米ZnO | 第12-13页 |
·稀土掺杂纳米ZnO | 第13-14页 |
·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 | 第14-16页 |
·纳米ZnO的发光机制 | 第16-19页 |
·紫外发光的机理—激子发射 | 第16-17页 |
·可见发光机制 | 第17-19页 |
·纳米ZnO的制备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物理法 | 第19页 |
·化学法 | 第19-23页 |
·固相反应法 | 第19-20页 |
·液相反应法 | 第20-22页 |
·气相反应法 | 第22-23页 |
·纳米氧化锌的用途 | 第23-24页 |
·发光器件 | 第23页 |
·催化降解、杀菌消毒 | 第23页 |
·压敏器件 | 第23-24页 |
·气敏器件 | 第24页 |
·抗紫外线 | 第24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柠檬酸络合-共沉淀法制备ZnO:Sb~(3+)纳米粉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| 第26-3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6-30页 |
·实验所用原料及仪器 | 第26-27页 |
·柠檬酸络合-共沉淀法制备ZnO:Sb~(3+)纳米粉 | 第27-28页 |
·产物的表征 | 第28-30页 |
·热重(TG)分析 | 第28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)检测 | 第30页 |
·发光性能(FL)检测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7页 |
·煅烧温度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XRD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SEM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荧光性能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激发光谱 | 第33-34页 |
·Sb~(3+)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煅烧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煅烧时间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Sb~(3+)含量的ICP检测 | 第36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不同方法制备ZnO:La~(3+),Li~+纳米粉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| 第38-5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42页 |
·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39-41页 |
·共沉淀法 | 第39-40页 |
·柠檬酸络合-共沉淀法 | 第40页 |
·共沉淀-高温固相法 | 第40页 |
·水解-高温固相法 | 第40-41页 |
·产物表征 | 第41-42页 |
·热重(TG)分析 | 第41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41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41页 |
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)检测 | 第41-42页 |
·发光性能(FL)检测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2页 |
·煅烧温度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XRD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共沉淀法制备样品的XRD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方法制备的ZnO:La~(3+),Li~+样品的XRD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煅烧温度(共沉淀-高温固相法)制备的ZnO:La~(3+),Li~+样品的XRD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ICP检测 | 第46-47页 |
·SEM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荧光性能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激发光谱 | 第48-49页 |
·共沉淀法制备的ZnO、ZnO:La~(3+)、ZnO:La~(3+),Li~+样品的发射光谱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方法制备的ZnO:La~(3+),Li~+样品的发射光谱 | 第50-51页 |
·共沉淀-高温固相法制备的不同煅烧温度ZnO:La~(3+),Li~+发射光谱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