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--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

农地流转前后可持续利用对比评价研究--以西安市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. 绪论第9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国外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农地流转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总结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9-20页
2. 相关基础知识与理论第20-28页
   ·农地流转与农地可持续利用关键概念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农地第20页
     ·农地流转第20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第20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第20-22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22-28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产权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农户行为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系统理论第26-28页
3.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-37页
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·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特性第29页
   ·农地流转前后农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基本程序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第30-32页
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说明第32-37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指标说明第33-37页
4. 评价模型选择第37-43页
   ·综合评价方法对比第37-38页
   ·评价模型选择第38-39页
   ·评价的一般思路第39-42页
     ·熵值法的一般思路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的一般思路第41-42页
   ·综合评价第42-43页
5. 农地流转前后可持续利用对比评价第43-52页
   ·西安市及调研区域概况第43页
   ·调研情况及数据获取情况第43-44页
   ·农地流转前后可持续利用水平对比评价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指标原始值计算第44页
     ·数据标准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计算指标权重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系数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评价结果输出第47-48页
   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评价结论及对策第49-52页
6. 结论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52-53页
   ·不足与展望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0页
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0-61页
附录第61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地转出户选择流转对象的影响因素研究--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视角
下一篇:极简主义在西安地铁站公共艺术中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