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陵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文化旅游趋热 | 第9页 |
·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·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2 理论研究基础 | 第14-16页 |
·旅游系统理论 | 第14页 |
·旅游资源价值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可持续开发理论 | 第15页 |
·遗产活化论 | 第15-16页 |
3 研究对象概况 | 第16-24页 |
·研究区域的背景 | 第16-18页 |
·河南省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的背景 | 第18-24页 |
·陵墓旅游资源 | 第18-20页 |
·河南省陵墓旅游资源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河南省陵墓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 | 第21-24页 |
4 河南省陵墓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的评价 | 第24-43页 |
·陵墓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| 第24-26页 |
·数量多,空间上呈北多南少的状态 | 第24页 |
·建造时间跨度大,但相对集中 | 第24-25页 |
·部分陵墓旅游资源规模较大、质量高 | 第25页 |
·墓主人名人效应较大 | 第25页 |
·与其他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条件较好 | 第25-26页 |
·交通便利,可进入性好 | 第26页 |
·陵墓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| 第26-43页 |
·普适性评价运用于陵墓旅游资源评价时的不足 | 第26-27页 |
·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各指标赋分标准及赋分值 | 第28-30页 |
·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0-35页 |
·指标权重的说明 | 第35页 |
·评价分值 | 第35-41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5 河南省陵墓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途径 | 第43-48页 |
·坚持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原则 | 第43页 |
·科学划定功能区,推进区域整合 | 第43-44页 |
·注重陵墓旅游资源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| 第44页 |
·树立陵墓旅游品牌形象,增强对外竞争力 | 第44-45页 |
·分层设计陵墓旅游产品,提升游客体验度 | 第45-48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8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48-49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1 河南省陵墓分类介绍 | 第52-56页 |
附录2 综合评价指标征询表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