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人类学视野下遗址区内的聚落研究--以汉长安城高庙村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1 导言第9-19页
   ·课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-13页
     ·概念界定第9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动态第11-13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定位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内容、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框架第17-19页
2 高庙村的发展及演变分析第19-29页
   ·高庙村的自然环境和区位背景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自然环境状况第19页
     ·区位及建制沿革第19-21页
   ·高庙村历史构成背景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人口变迁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文化背景第22页
     ·形成及演变历程第22-23页
   ·影响高庙村变迁的因素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·自然因素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社会因素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经济因素第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9页
3 高庙村空间宏观性分析第29-43页
   ·高庙村形态与空间第29-34页
     ·村落整体形态演变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居民生活与空间组织第32-34页
   ·路网结构演变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街巷道路结构演变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街巷组织特点第35-36页
   ·高庙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功能需求对村落空间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·产业结构对村落形态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政策法规对村落形态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3页
4 高庙村空间微观性分析第43-61页
   ·村民的居住生活与村落空间第43-49页
     ·院落基础设施现状第43页
     ·居民生活与村落公共空间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居民行为与村落环境第47-49页
   ·居民体系构成第49-53页
     ·汉族多姓聚居的状态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高庙村家庭构成、生活方式及建房习俗第50-53页
   ·居住现状第53-56页
     ·院落居民人口结构第53页
     ·院落居住时态第53-56页
   ·商业、手工业建筑体系形态及布局形态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经济活动历程和经济模式第56页
     ·商业建筑形态第56-57页
   ·民间文化与建房传统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民间文化信仰与神祀建筑第57页
     ·风水因素对民居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61页
5 遗址与村庄空间解析第61-75页
   ·村内城墙遗址结构形态演变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北城墙现状第61-62页
     ·遗址现状形成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·院落形态发展与遗址演变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·普通院落形制发展历程第63-65页
     ·与城墙相接的院落发展历程第65-66页
   ·村民公共生活与城墙的发展演变第66-68页
     ·村民日常生活与城墙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村内产业活动与城墙第67-68页
   ·遗址保护工作与村落空间第68-73页
     ·申请世界遗产对村落发展的影响第68-70页
     ·遗址保护工作与村落变化第70-72页
     ·汉长安城内村落的未来发展建议第72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5页
6 结论第75-77页
附录第77-83页
 附录一:汉城宅基地划拨管理办法第77-79页
 附录二:西安市周丰镐、秦阿房宫、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(2010 年修改)第79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5页
图表目录第85-87页
致谢第87-89页
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送风口上置吹吸式通风系统特性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
下一篇:西安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环境保护与设计研究--以七贤庄地区的环境保护与设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