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任务描述 | 第15-21页 |
·汉语框架网工程 | 第15-16页 |
·同义词词林 | 第16-18页 |
·任务描述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未登录词元的目标词识别方法研究 | 第21-31页 |
·基于词元库扩充的未登录词元的目标词识别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未登录词元的目标词识别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最大熵原理 | 第25-26页 |
·方法处理流程 | 第26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实验语料 | 第26-27页 |
·评估方法 | 第27页 |
·基于词元库扩充的未登录词元目标词识别方法的结果及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未登录词元目标词识别方法的结果及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未登录词元的框架选择方法研究 | 第31-43页 |
·基于平均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未登录词元的框架选择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基于最大熵模型方法的未登录词元的框架选择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实验语料 | 第35-36页 |
·评估方法 | 第36页 |
·基于平均语义相似度计算的未登录词元框架选择的结果及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未登录词元框架选择方法的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3-45页 |
·结论 | 第43-44页 |
·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3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3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