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型期意识形态的价值转向研究--以某省A市国有煤矿企业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一、导论 | 第8-23页 |
(一) 问题缘起 | 第8-9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(三) 概念界定 | 第17-20页 |
(四) 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二、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价值的神圣化 | 第23-27页 |
(一) 政治价值的理想化 | 第24页 |
(二) 经济价值的平均化 | 第24-25页 |
(三) 文化价值的崇高化 | 第25-26页 |
(四) 社会价值的一体化 | 第26-27页 |
三、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价值的世俗化 | 第27-32页 |
(一) 政治价值的现实化 | 第28页 |
(二) 经济价值的理性化 | 第28-29页 |
(三) 文化价值的人本化 | 第29-30页 |
(四) 社会价值的和谐化 | 第30-32页 |
四、意识形态价值转向的消解及其需求 | 第32-38页 |
(一) 价值转向对意识形态神圣性的消解 | 第32-35页 |
1、政治价值转向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、经济价值转向的影响 | 第33页 |
3、文化价值转向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、社会价值转向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(二) 价值转向对意识形态世俗性的需求 | 第35-38页 |
1、政治领域的需求 | 第35-36页 |
2、经济领域的需求 | 第36页 |
3、文化领域的需求 | 第36页 |
4、社会领域的需求 | 第36-38页 |
五、意识形态价值转向的潜在风险预防 | 第38-41页 |
(一) 意识形态神圣性的维护 | 第38-39页 |
(二) 意识形态世俗性的延伸 | 第39-41页 |
六、余论: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