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省农地非农化生态风险评估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20页 |
·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农地非农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7-20页 |
·评述 | 第20页 |
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·生态风险评价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生态风险相关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体系 | 第23页 |
·生态风险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不确定性 | 第23页 |
·危害性 | 第23-24页 |
·内在价值性 | 第24页 |
·客观性 | 第24页 |
·生态风险评价过程 | 第24-26页 |
·问题的形成与描述 | 第24页 |
·风险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风险表征 | 第26页 |
·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26-27页 |
·层次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陕西省地非农化概况 | 第28-33页 |
·陕西省基本概况 | 第28-30页 |
·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| 第28-29页 |
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9-30页 |
·土地利用概况 | 第30-31页 |
·农地非农化情况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陕西省农地非农化生态风险分析 | 第33-42页 |
·问题描述与形成 | 第33页 |
·风险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风险受体分析 | 第33页 |
·生态终点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·风险源分析 | 第34页 |
·暴露-危害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5-39页 |
·指标设计的原则 | 第35-36页 |
·构建指标体系 | 第36-37页 |
·指标定义 | 第37-39页 |
·农地非农化风险评估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2页 |
·确定权重方法简介 | 第39-40页 |
·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| 第40页 |
·指标权重的求解步骤 | 第40-41页 |
·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陕西省农地非农化风险表征 | 第42-49页 |
·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价集 | 第42页 |
·确定因素集 | 第42页 |
·确定评价集 | 第42页 |
·指标权重的求解 | 第42-43页 |
·确定隶属函数构建隶属关系矩阵 | 第43-46页 |
·单因素评价与综合评价 | 第46-48页 |
·单因素评价 | 第46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46-48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| 第49-51页 |
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·政策启示 | 第50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