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地域文化的山东聊城东昌公园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世界文化的同化 | 第11页 |
·景观设计师的借鉴抄袭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目的 | 第12页 |
·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 | 第18-21页 |
·解读城市公园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公园 | 第18页 |
·城市公园的功能 | 第18-19页 |
·解读地域文化 | 第19-21页 |
·地域文化的概念 | 第19页 |
·地域文化的特征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地域文化的产生要素和现状问题研究 | 第21-25页 |
·产生要素 | 第21-22页 |
·自然环境要素 | 第21页 |
·社会要素 | 第21-22页 |
·城市公园应用地域文化中的现状问题 | 第22-25页 |
·地域文化选择不够代表性 | 第22-23页 |
·地域文化的表达不到位 | 第23页 |
·缺乏景观的互动性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研究 | 第25-34页 |
·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| 第25-26页 |
·提供设计理念来源 | 第25页 |
·增加城市公园的文化气息 | 第25页 |
·缅怀历史,激人奋进 | 第25-26页 |
·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载体的运用 | 第26-29页 |
·植物载体的应用 | 第26页 |
·建筑载体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·景观小品载体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水景观载体的运用 | 第28页 |
·铺装载体的应用 | 第28-29页 |
·地域文化表达需要遵循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29页 |
·突出地域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实用性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整体性原则 | 第30页 |
·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途径 | 第30-31页 |
·历史文化 | 第30页 |
·民间习俗 | 第30-31页 |
·乡土材料 | 第31页 |
·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现手法 | 第31-34页 |
·直接表现手法 | 第31-32页 |
·模仿再现 | 第32页 |
·象征诠释 | 第32-33页 |
·夸张表现 | 第33-34页 |
第五章 山东聊城东昌公园地域文化的设计表达 | 第34-47页 |
·东昌公园基地概况 | 第34页 |
·地理区位分析 | 第34页 |
·自然条件分析 | 第34页 |
·当地地域文化认知 | 第34-38页 |
·人文历史 | 第34-35页 |
·旅游和文化资源 | 第35-37页 |
·民间习俗 | 第37-38页 |
·聊城地域文化遴选和梳理 | 第38页 |
·设计构思 | 第38-40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设计定位 | 第39-40页 |
·设计总体思路 | 第40页 |
·公园总体设计 | 第40-44页 |
·设计平面图 | 第40-41页 |
·公园功能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植物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公园主要节点设计 | 第44-47页 |
·文化展馆设计 | 第44页 |
·“秧歌庆收”小品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“光岳印象”小品设计 | 第45页 |
·京剧脸谱小品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葫芦雕刻景观墙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