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1. 导论 | 第13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和不足 | 第17-18页 |
2.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8-26页 |
·股票期权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股票期权的含义 | 第18-19页 |
·股票期权的基本要素 | 第19-20页 |
·股票期权的作用机理 | 第20页 |
·国内外关于股票期权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6页 |
·理论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| 第22-26页 |
3.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基本情况 | 第26-33页 |
·2006年之前中国股票期权发展状况 | 第26-27页 |
·2006年之后中国股票期权发展状况 | 第27-30页 |
·2006-2011中国股票期权行业发展状况 | 第27-28页 |
·2006-2011中国股票期权年代发展状况 | 第28-30页 |
·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相关指标解析 | 第30-33页 |
·股票期权数量 | 第30页 |
·股票期权行权价格 | 第30-31页 |
·股票期权的时间要素 | 第31页 |
·上市公司行权条件的设置 | 第31-32页 |
·总结 | 第32-33页 |
4.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动机的实证分析 | 第33-47页 |
·分析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3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34页 |
·理论分析与假设 | 第34-37页 |
·最优合约理论指标的理论解释 | 第34-36页 |
·股票期权计划的非激励动机 | 第36-37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变量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38-39页 |
·实证分析结果 | 第39-44页 |
·实证结论 | 第44-47页 |
5. 问题与建议 | 第47-55页 |
·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0页 |
·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| 第47页 |
·股票期权实施制造业一家独大 | 第47-48页 |
·法律法规不能紧跟股票期权的发展 | 第48-49页 |
·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·经理人市场仍然不成熟 | 第50页 |
·针对中国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| 第50-55页 |
·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,创建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良好外部环境 | 第50-51页 |
·积极促进股票期权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实施 | 第51-52页 |
·出台更加详细的法律法规 | 第52-53页 |
·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主要阻碍 | 第53页 |
·逐步完善经理人市场 | 第53-55页 |
6. 文章结语 | 第55-58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符合最优合约理论的预期 | 第55页 |
·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仍然存有一系列问题 | 第55-56页 |
·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与待改进之处 | 第56-58页 |
·本文研究中的局限 | 第56页 |
·未来研究建议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后记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