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1. 绪论第14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·规范经济学方法与实证经济学方法第16页
   ·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-18页
2. 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思路第18-24页
   ·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稳定性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8-19页
   ·关于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稳定性关系的文献综述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23-24页
3. 影子银行概论第24-48页
   ·影子银行的定义第24-25页
   ·影子银行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25-29页
     ·国外影子银行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国内影子银行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·影子银行系统运行过程解析第29-39页
     ·国外影子银行系统信用中介过程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影子银行体系运转的核心制度安排第32-38页
     ·国内影子银行系统信用中介过程第38-39页
   ·监管影子银行系统的原因第39-44页
     ·资产和负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影子银行运行中的相关风险第40-44页
   ·影子银行分类第44-48页
     ·发起人角度的影子银行体系分类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影子信用中介过程的影子银行体系分类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中国影子银行的形式和特点第46-48页
4. 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8-59页
   ·有关银行稳定性测度方法简介第48-49页
   ·中国银行业体系稳定性测量和分析第49-55页
     ·指标分层和原理介绍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各层次指标和银行稳定性指标计算和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·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机制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·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增强机制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风险传递机制第56-59页
5. 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9-75页
   ·关于影子银行构成和规模的测算第59-66页
     ·关于影子银行组成部分的说明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影子银行规模的具体测度第60-66页
   ·实证检验和分析第66-70页
     ·关于控制变量选取的说明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平稳性检验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协整检验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格兰杰因果检验第70页
   ·对实证结果的理论解读第70-72页
   ·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2-75页
     ·结论语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政策建议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9页
后记第79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部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衡量与原因探析
下一篇:中国外汇市场冲销式干预的有效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