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1. 导论 | 第13-21页 |
·选题背景及理论和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小结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问题的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2. 医疗保险制度及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分析 | 第21-31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、运行机制、主要模式 | 第21-26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 | 第21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 | 第21-23页 |
·国际医疗保障的主要模式 | 第23-26页 |
·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 | 第26-31页 |
·我国的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制度(1980-1998) | 第26-27页 |
·三险一救助的医保体系的逐步形成(1998-2009)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及其措施(2009-至今) | 第28-31页 |
3. 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理论渊源 | 第31-40页 |
·医疗保险费用及医保费用控制的相关概念 | 第31-36页 |
·医疗保险费用的概念 | 第31-32页 |
·医疗保险费用的构成 | 第32-36页 |
·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内涵及特点 | 第36页 |
·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相关理论 | 第36-40页 |
·大数法则与保险 | 第36-37页 |
·医疗保险需求及供给理论 | 第37-38页 |
·博弈论 | 第38页 |
·控制论 | 第38-40页 |
4. 中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现状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3页 |
·医疗保险费用不断增长 | 第40-41页 |
·医疗费用控制意识薄弱 | 第41-42页 |
·缺乏监督、竞争和退出机制 | 第42-43页 |
·我国医疗费用上涨原因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供方引起医疗费用增长原因 | 第43页 |
·需方引起医疗费用增长原因 | 第43-44页 |
·保方引起医疗费用增长原因 | 第44-45页 |
5. 医、保、患以及政府“三方四体”关系的博弈分析及策略研究 | 第45-50页 |
·政府、医疗保险机构、参保者、定点医院之间的博弈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政府和医疗保险机构间的博弈 | 第46页 |
·医疗保险机构和定点医院间的博弈 | 第46-47页 |
·参保者和定点医院间的博弈 | 第47页 |
·医疗保险机构与参保者间的博弈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多方博弈基础上的策略研究 | 第48-50页 |
·建立医院、患者、医疗保险机构以及政府的和谐互动机制 | 第48页 |
·采取多种支付方式,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| 第49页 |
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| 第49-50页 |
6. 国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验及启示 | 第50-58页 |
·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险制度及费用的控制机制 | 第50-53页 |
·付费方式上的控制 | 第51-52页 |
·保险机构的成本控制 | 第52-53页 |
·用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 | 第53页 |
·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及费用的控制机制 | 第53-55页 |
·政府干预的控制策略 | 第53-54页 |
·医药分离制度 | 第54页 |
·严格的药品监管制度 | 第54-55页 |
·日本全民医保制度及费用的控制机制 | 第55-58页 |
·按月收入分级的保费 | 第56页 |
·应对老龄化加剧的对策 | 第56-58页 |
7. 政策建议 | 第58-66页 |
·医保费用的供方控制机制 | 第58-63页 |
·建立完善的医药制度 | 第59页 |
·医疗保险付费制度的改革措施 | 第59-60页 |
·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| 第60-63页 |
·医保费用需方的控制机制 | 第63-64页 |
·科学设置起付线和封顶线 | 第63页 |
·设定科学的自付比例 | 第63-64页 |
·使用最新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药物管理 | 第64页 |
·引入第三方对医保费用的控制 | 第64-66页 |
·健全患者的权益保护机制 | 第64-65页 |
·建立病历的定时归档管理制度 | 第65页 |
·通过专业的手段控制医保费用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后记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