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7页 |
1. 二氧化碳浓度加富对藻类的影响 | 第8-12页 |
·温室效应 | 第8页 |
·蓝藻浓缩二氧化碳的机制 | 第8-10页 |
·CO_2浓度升高对藻影响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2. 噬藻体与蓝藻的相互作用 | 第12-14页 |
3. 噬菌体抗性机制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4.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抗性鲍氏织线藻生理形态的影响研究 | 第17-27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17-1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页 |
·培养基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仪器及装置 | 第18-1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8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18-19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抗性鲍氏织线藻的培养 | 第19页 |
·抗性鲍氏织线藻的传代 | 第19页 |
·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初始抗性鲍氏织线藻生长曲线的绘制 | 第19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段抗性鲍氏织线藻叶绿素的测定 | 第19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段抗性鲍氏织线藻细胞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段抗性鲍氏织线藻藻殖段长度的测定 | 第20页 |
·竞争实验 | 第20页 |
·实验数据分析 | 第20页 |
3. 结果 | 第20-24页 |
·不同CO_2浓度培养条件下初始抗性鲍氏织线藻生长曲线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段抗性鲍氏织线藻叶绿素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段抗性鲍氏织线藻藻细胞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段抗性鲍氏织线藻藻殖段长度的测定 | 第23页 |
·抗性鲍氏织线藻与敏感鲍氏织线藻生长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4. 本章小结 | 第24-27页 |
·CO_2浓度升高对抗性鲍氏织线藻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竞争实验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抗性鲍氏织线藻抗性影响的研究 | 第27-34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2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培养基 | 第2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噬藻体PP对抗性鲍氏织线藻吸附率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噬藻体PP对抗性鲍氏织线藻感染率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培养时间下噬藻体PP对抗性鲍氏织线藻吸附率、感染率的测定 | 第28页 |
3. 结果 | 第28-31页 |
·噬藻体PP对培养不同时期的抗性鲍氏织线藻吸附率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·噬藻体PP对培养不同时期的抗性鲍氏织线藻感染率的比较 | 第29页 |
·噬藻体PP对培养一个月抗性鲍氏织线藻吸附率和感染率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4. 讨论 | 第31-34页 |
第四章 抗性鲍氏织线藻的回复实验 | 第34-38页 |
1. 材料与仪器 | 第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页 |
·培养基 | 第3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34页 |
·回复后抗性鲍氏织线藻生长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回复后噬藻PP对抗性鲍氏织线藻吸附率、感染率的影响 | 第34页 |
3. 结果 | 第34-37页 |
·回复后抗性鲍氏织线藻生长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回复后噬藻体PP对抗性鲍氏织线藻吸附率、感染率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4. 讨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