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:皇甫涍研究综述 | 第8-15页 |
·以家族文学为视角的研究 | 第8-9页 |
·以地域文人为视角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·诗学宗尚方面的研究 | 第10-15页 |
·学七子 | 第11-12页 |
·学六朝 | 第12-13页 |
·学初唐 | 第13页 |
·学中唐、晚唐 | 第13-15页 |
第1章 皇甫涍诗学思想之渊源 | 第15-31页 |
·家学的影响 | 第15-20页 |
·家族对文学的重视 | 第15-16页 |
·先辈皇甫谧的模范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皇甫涍兄弟“自相师友” | 第17-20页 |
·地域的影响 | 第20-25页 |
·明代吴中诗学的环境 | 第20-21页 |
·明代吴中诗学传统 | 第21-23页 |
·吴中诗学宗尚的多样性 | 第23-25页 |
·时代的影响 | 第25-31页 |
·黄省曾与“七子派” | 第25-27页 |
·蔡汝楠与“六朝派” | 第27-28页 |
·唐顺之与“初唐派” | 第28-31页 |
第2章 皇甫涍诗学思想之演变 | 第31-49页 |
·追随何李,宗尚杜甫 | 第32-35页 |
·自我反思,专意建安 | 第35-39页 |
·崇尚六朝,雅许昌谷 | 第39-43页 |
·剧谈盛唐,心醉“河岳” | 第43-47页 |
·宪章汉魏,取材六朝,托宿唐英 | 第47-49页 |
第3章 皇甫涍诗学之地位与影响 | 第49-58页 |
·在兄弟中的地位与影响 | 第49-53页 |
·皇甫冲的文学地位 | 第49-50页 |
·皇甫涍的文学地位 | 第50-52页 |
·皇甫涍与皇甫汸文学成就比较 | 第52-53页 |
·对明清诗坛的影响 | 第53-58页 |
·对吴中诗学宗尚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对吴中诗人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对清初诗坛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附录 A 皇甫涍年谱 | 第59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附录 B 个人简历、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