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寨行为中的模仿与戏仿及其法律界限
| 目录 | 第1-4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1 导论 | 第7-13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价值 | 第12-13页 |
| 2 山寨行为的产生和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·“山寨”的语词渊源 | 第13页 |
| ·“山寨”的发展路程 | 第13-15页 |
| ·山寨行为的扩张和崛起 | 第15-17页 |
| 3 山寨行为中的模仿 | 第17-24页 |
| ·模仿的前世今生 | 第17-18页 |
| ·模仿的争议所在 | 第18-21页 |
| ·模仿知名品牌的注册商标 | 第18-19页 |
| ·模仿知名品牌的外观设计 | 第19-20页 |
| ·欠缺创新力 | 第20-21页 |
| ·模仿的法律界限 | 第21-24页 |
| ·模仿与合理使用原则 | 第21-22页 |
| ·模仿作品的创新度 | 第22-24页 |
| 4 山寨行为中的戏仿 | 第24-32页 |
| ·戏仿的法律问题史 | 第24-26页 |
| ·戏仿的尴尬处境 | 第26-28页 |
| ·戏仿作品对著作人身权的侵犯 | 第27页 |
| ·戏仿作品对著作财产权的侵犯 | 第27-28页 |
| ·戏仿作品的法律界限的界定 | 第28-32页 |
| ·戏仿作品的创作是否具有商业目的 | 第28-29页 |
| ·作品性质如何 | 第29页 |
| ·关于引用作品的量 | 第29-30页 |
| ·关于对被戏仿作品的市场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| 结语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| 致谢 | 第35-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