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. 引言 | 第11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企业信息需求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企业信息内容配置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| 第14页 |
·农业信息化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业信息化服务关系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·研究区域和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区域界定 | 第17-18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、创新说明 | 第19-23页 |
·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2. 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·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| 第23页 |
·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 | 第23页 |
·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| 第23页 |
·信息需求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 企业信息需求的指标设计 | 第25-33页 |
·指标选取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6-31页 |
·政治环境分析和指标选取 | 第26-27页 |
·经济环境分析和指标选取 | 第27-28页 |
·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和指标选取 | 第28-29页 |
·技术环境分析和指标选取 | 第29页 |
·自然环境分析和指标选取 | 第29-30页 |
·法律环境分析和指标选取 | 第30-31页 |
·农产品市场分析与指标选取 | 第31页 |
·指标选取结果 | 第31-33页 |
4. 企业信息需求实证分析 | 第33-45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3页 |
·大足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需求现状 | 第33-36页 |
·大足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用农业信息化现状 | 第33页 |
·大足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需求内容偏好 | 第33-35页 |
·大足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需求渠道偏好 | 第35-36页 |
·大足区农业产业化企业信息需求程度分析 | 第36-43页 |
·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| 第36-37页 |
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37-41页 |
·不同信息的需求程度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5页 |
5. 大足区农业信息化供给分析 | 第45-54页 |
·大足县农业信息化服务供给现状 | 第45-46页 |
·县、镇、村、户四级服务网络体系 | 第45页 |
·大足区农业信息化网 | 第45页 |
·“12316”和“12396” | 第45-46页 |
·信息的需求与供给差异分析 | 第46-51页 |
·信息供给情况调研对象及指标说明 | 第46页 |
·政治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46-47页 |
·经济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47-48页 |
·社会文化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48页 |
·科技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48-49页 |
·自然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49页 |
·法律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49-50页 |
·农产品市场环境信息需求和供给比较 | 第50-51页 |
·信息供需差距的原因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忽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| 第51-52页 |
·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| 第52页 |
·提供的信息不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| 第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4页 |
6.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4-58页 |
·研究主要结论 | 第54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4-58页 |
·加强信息渠道、信息资源建设、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| 第54-56页 |
·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需求表达机制 | 第56页 |
·加强管理、统筹规划、整合利用各种涉农资源 | 第56-57页 |
·政府加大投入,培养新型“综合型”信息化人才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1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的过程 | 第62-64页 |
附录2: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需求问卷 | 第64-67页 |
附录3:大足区农业信息化信息供给问卷 | 第67-71页 |
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