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一、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4页 |
(一) 政府采购的概念及特点 | 第11-12页 |
1. 政府采购不以盈利为目的 | 第11页 |
2. 政府采购主体是特定的 | 第11页 |
3. 政府采购的程序是法定的 | 第11-12页 |
(二)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与 WTO《政府采购协定》 | 第12-14页 |
1.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 | 第12页 |
2. WTO《政府采购协定》 | 第12-14页 |
二、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面临的挑战 | 第14-18页 |
(一)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1. 政府采购市场实现了财政支出的有效管理 | 第14页 |
2. 政府采购市场便于我国进行宏观调控 | 第14页 |
3. 政府采购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| 第14-15页 |
(二)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 以公开招标为主要的采购方式 | 第15页 |
2. 政府采购规模较小,采购结构不合理 | 第15-16页 |
3. 政府采购市场的采购信息不够公开、透明,采购人员素质低下 | 第16页 |
(三) 我国加入《政府采购协定》的必要性 | 第16-17页 |
(四)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所面临的挑战 | 第17-18页 |
1. 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| 第17页 |
2. 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冲击 | 第17-18页 |
三、 国外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经验及借鉴 | 第18-21页 |
(一) 国外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成功案例 | 第18-19页 |
1. 日本采政府购市场开放的成功经验 | 第18页 |
2. 美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成功经验 | 第18-19页 |
3. 欧盟政府采购市场的成功经验 | 第19页 |
(二) 国外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成功经验的借鉴 | 第19-21页 |
1. 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 | 第19-20页 |
2.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,保护环境 | 第20页 |
3. 保证国家核心利益 | 第20-21页 |
四、 我国政府采购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21-26页 |
(一) 我国现有的政府采购相关法律制度 | 第21-22页 |
(二) 我国《政府采购法》本身的不足之处 | 第22-23页 |
1. 《政府采购法》与《招标投标法》存在不协调 | 第22页 |
2. 采购程序上不够完备 | 第22页 |
3. 对中小企业的保护措施规定不完善 | 第22页 |
4. 竞争机制的规定不健全 | 第22-23页 |
5. 没有建立对腐败、寻租现象的监督机制 | 第23页 |
(三) 我国《政府采购法》与 GPA 的整合与完善 | 第23-25页 |
1. 我国《政府采购法》同 GPA 整合的有利因素 | 第23-24页 |
2. 《政府采购法》的完善 | 第24-25页 |
(四) 《政府采购法》配套制度体系的完善 | 第25-26页 |
五、 加入 GPA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相关对策 | 第26-28页 |
(一) 实行逐步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政策 | 第26页 |
(二) 充分利用 GPA 的例外条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| 第26-27页 |
1. 利用例外条款,保护本国产业 | 第26页 |
2. 利用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,保护弱势产业 | 第26-27页 |
3. 利用 GPA 中创立的争端解决机制 | 第27页 |
(三) 建立专业的政府采购队伍 | 第27页 |
(四) 提升产业竞争力是治本之策 | 第27-28页 |
1. 重视对企业的培训 | 第27页 |
2. 应向企业提供充分的政府采购信息 | 第27-28页 |
结论 | 第28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后记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