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 美国联邦预算法案的基本问题概述 | 第9-11页 |
(一) 美国联邦预算法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(二) 美国联邦预算史上重大法案 | 第10-11页 |
二、 美国联邦预算法案的发展历史 | 第11-23页 |
(一) 美国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预算管理权力依据 | 第11页 |
(二) 反超支法加强了对联邦政府部门的支出管理 | 第11-12页 |
1. 反超支法的立法背景 | 第11-12页 |
2. 反超支法的内容 | 第12页 |
(三) 1921 年的预算与会计法统一了预算编制权 | 第12-14页 |
(四) 国会预算和截留控制法构建了国会预算管理的总体框架 | 第14-19页 |
1. 立法背景 | 第14页 |
2. 机构设置 | 第14-15页 |
3. 核心内容 | 第15页 |
4. 有关预算工作分工的规定 | 第15-16页 |
5. 预算共同决议案及其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6. 关于国会截留控制法的规定 | 第18-19页 |
(五) 1985 年平衡预算和赤字控制法加强了赤字管理 | 第19页 |
(六) 1990 年预算执行法进一步明确了控制赤字的执行机制 | 第19-21页 |
(七) 其他较为重要的预算管理法律 | 第21-23页 |
1. 1991 年首席财务官法 | 第21页 |
2. 1993 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 | 第21页 |
3. 1995 年未安排资金委托事权法 | 第21-23页 |
三、 美国联邦政府的联邦预算过程 | 第23-28页 |
(一) 预算编制:总统的预算要求 | 第24页 |
(二) 预算审批:美国国会预算决议 | 第24-26页 |
(三) 预算执行:执行预算决议的条款 | 第26页 |
(四) 预算审议:财政预算案“和解”的过程 | 第26-28页 |
四、 美国联邦预算法律制度的特点 | 第28-32页 |
(一) 美国政府间权力的相互制衡 | 第28-29页 |
(二) 美国政府对法律至上的恪守 | 第29-30页 |
(三) 美国联邦预算程序的正当原则 | 第30页 |
(四) 美国联邦预算法律制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顺势而变 | 第30-32页 |
五、 美国联邦预算法案对我国预算法修改的启示 | 第32-36页 |
(一) 定义预算法中的技术化关键词 | 第32-33页 |
(二) 健全财政管理体制 | 第33-35页 |
1. 加强全国人大的预算权力 | 第34页 |
2. 提高政府权力的内部制衡 | 第34页 |
3. 理顺预算管理职责的分工 | 第34-35页 |
(三)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,防范财政风险 | 第35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