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4页 |
·NO_x的控制及净化处理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催化还原法 | 第14-17页 |
·催化分解法 | 第17-18页 |
·光催化氧化法 | 第18页 |
·等离子体法 | 第18页 |
·吸收法 | 第18页 |
·吸附法 | 第18页 |
·机动车尾气催化剂的发展 | 第18-19页 |
·钙钛矿复合氧化物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的基本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| 第20-22页 |
·钙钛矿复合氧化物性能及用于催化还原NO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·本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5-28页 |
·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·活性评价及表征 | 第26-28页 |
·活性评价 | 第26页 |
·表征手段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利用高能球磨法提升LaFeO_3钙钛矿催化剂性能 | 第28-39页 |
·催化剂制备 | 第28-29页 |
·XRD表征结果 | 第29-30页 |
·BET表征结果 | 第30-31页 |
·H_2-TPR表征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XPS表征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TPD表征结果 | 第33-36页 |
·NO+O_2-TPD表征结果 | 第33-35页 |
·C_3H_6-TPD表征结果 | 第35-36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球磨助剂活性评价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LaFeO_3-NH_4Cl球磨不同时间活性评价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La系钙钛矿催化剂的对比研究 | 第39-45页 |
·XRD表征结果 | 第39-41页 |
·H_2-TPR表征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不同B位镧系钙钛矿活性评价表征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LaFeO_3、LaCrO_3B位掺杂Cu的活性评价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NO SCR中不同还原剂的对比研究 | 第45-54页 |
·LaFe_(0.8)Cu_(0.2)O_3的表征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还原剂对SCR活性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·CO、C_3H_6、NH_3、CH_4 | 第47-48页 |
·其他碳氢化合物 | 第48-49页 |
·醇类 | 第49-50页 |
·C_4含氧有机物 | 第50-51页 |
·原位漫反射红外研究结果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CH_3OH-SCR机理研究 | 第54-65页 |
·XRD表征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CH_3OH-SCR活性评价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H_2-TPR结果 | 第56-57页 |
·NO+O_2-TPD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技术进行反应机理的研究 | 第58-64页 |
·CH_3OH+O_2吸附后切换至NO+O_2 | 第58-61页 |
·NO+O_2吸附后切换至CH_3OH+O_2 | 第61-62页 |
·不同温度下LaFe_(0.8)Cu_(0.2)O_3和Ag/Al_2O_3上CH_3OH+NO+O_2的共吸附 | 第62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
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