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--道德与政治、道德与法制论文

《易传》政治伦理思想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·研究相关动态第11-13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政治伦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《易传》中君子的内涵第14-15页
第二章 《易传》的来源与时代背景第15-18页
   ·《易传》是对《易经》的继承与发展第15-16页
   ·儒道互补、融通百家的思想特征第16-18页
第三章 《易传》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依据第18-26页
   ·天人论——天人合一第18-21页
     ·人是由自然所衍生的第19页
     ·自然规律指导社会政治生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依照自然的属性解释人的道德修养第20-21页
   ·本体论——一阴一阳之谓道第21-22页
     ·阴阳思想的来源第21页
     ·阴阳思想的伦理意蕴第21-22页
   ·人性论——阴阳哲学上的人性善第22-26页
     ·与儒道两家人性论的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  ·《易传》人性论的展开第23-24页
     ·《易传》人性论的融合性第24-26页
第四章 《易传》政治伦理思想的体系第26-48页
   ·《易传》政治伦理的核心思想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尊卑有序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君臣共治第28-29页
   ·《易传》政治伦理的德目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尚谦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崇信第31页
     ·守礼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贵节第32-33页
   ·为君之道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尚贤养贤第33-34页
     ·道德教化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兼施刑罚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民本思想第38页
   ·为臣之道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国家有道——上忠于君、中修于身、下利于民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国家无道——革命、隐逸第41-43页
   ·《易传》政治伦理的原则第43-48页
     ·顺时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守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尚中第45-48页
第五章 《易传》政治伦理的特点及意义第48-57页
   ·《易传》政治伦理的特点第48-54页
     ·推天道以明人事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阴阳对立统一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崇德与广业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变易与不易第53-54页
   ·《易传》政治伦理思想的意义第54-57页
     ·从天道的高度论证政治伦理秩序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顺应了西周民本思想发展的潮流第55页
     ·刑德并用的治国之道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历代统治者忧患意识的塑造第56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硕士在读期间所发的论文第60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杜威对价值哲学的改造
下一篇:《女四书》女性伦理思想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