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

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10页
1 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0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0页
   ·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1-13页
2 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基础理论第13-18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·、补偿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、惩罚性第14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关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反垄断损害责任以民事损害侵权责任为前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是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延伸第15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法适用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弊端第16页
     ·公共执法机构在执法中存在的弊端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性第17-18页
3 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第18-24页
   ·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的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补偿功能第18页
     ·惩罚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吓阻功能第19页
   ·反垄断法价值与惩罚性损害赔偿价值的吻合第19-24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法的价值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惩罚性损害赔偿的价值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法与惩罚性损害赔偿在价值上的吻合第22-24页
4 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第24-32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界定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民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第25-26页
   ·关于各国反垄断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比较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·主体资格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违法行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损害结果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因果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归责原则第30-32页
5 反垄断损害赔偿额的确定第32-37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范围及损害大小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范围的确定第32页
     ·损害大小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·各国和地区关于损害赔偿额的具体规定第33-37页
     ·绝对三倍赔偿——美国第33-34页
     ·酌定三倍赔偿——我国台湾地区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单倍赔偿——日本与德国第35-37页
6 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构建第37-49页
   ·我国反垄断法关于损害赔偿问题的规定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法上规定的不足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惩罚性损害赔偿引入我国《反垄断法》存在的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·我国反垄断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完善第40-44页
     ·主体范围的确定第40-42页
     ·违法行为的确定第42页
     ·损害结果的确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因果关系的确定第43页
     ·归责原则的确定第43-44页
   ·关于我国反垄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·现存的损害赔偿模式不符合我国国情第44页
     ·双倍赔偿模式的选择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赔偿基数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·反垄断损害赔偿相关制度的完善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参与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集团诉讼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石油行业垄断法律规制研究
下一篇: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