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| 第8页 |
·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、任务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500W光伏独立/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2-14页 |
·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 | 第12页 |
·逆变器工作模式选择 | 第12-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第三章 逆变器独立运行模式控制 | 第14-20页 |
·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及太阳能MPPT控制 | 第14-15页 |
·光伏独立发电逆变器主电路结构 | 第15-18页 |
·通过工频变压器形式逆变 | 第15-17页 |
·由高频变压器构成的两级式逆变器 | 第17-18页 |
·独立逆变器控制策略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四章 光伏并网发电状态逆变控制 | 第20-26页 |
·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| 第20-23页 |
·反激式 | 第21页 |
·半桥式变换器 | 第21-22页 |
·全桥变换器 | 第22页 |
·推挽式变换器 | 第22-23页 |
·太阳能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孤岛效应及其防治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被动式孤岛效应检测方法 | 第24页 |
·主动式孤岛效应检测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五章 500W光伏独立/并网双模逆变器硬件设计 | 第26-49页 |
·逆变器供电电源的构成 | 第26-30页 |
·太阳能充电回路构成及器件选型 | 第30-35页 |
·ATMEGA88控制器介绍 | 第30-33页 |
·太阳能电池接入电路构成 | 第33-35页 |
·逆变器前级推挽电路主电路的构成及主要参数计算 | 第35-39页 |
·推挽变换器电路原理图 | 第35页 |
·推挽变换器功率开关器件选型 | 第35-36页 |
·推挽电路高频变压器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推挽电路输出整流器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逆变器后级逆变全桥电路的构成及其主要参数计算 | 第39-48页 |
·逆变器后级逆变主控芯片TMS320F28035简介 | 第39-40页 |
·逆变器逆变全桥电路功率器件选型及其驱动电路设计 | 第40-44页 |
·逆变器输出电压及电流检测 | 第44-46页 |
·逆变器并网模式电网电压检测与电压过零点检测 | 第46-47页 |
·逆变器保护功能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500W光伏独立/并网双模逆变器软件设计 | 第49-58页 |
·太阳能发电MPPT软件设计 | 第49-52页 |
·逆变器独立运行模式时的MPPT实现 | 第49-50页 |
·逆变器并网运行时的MPPT实现 | 第50-52页 |
·逆变器的逆变软件设计 | 第52-57页 |
·逆变器各模块供电的软件实现 | 第52-53页 |
·推挽升压电路驱动的软件实现 | 第53-54页 |
·500W独立/并网双模逆变器的逆变控制信号生成 | 第54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七章 实验结果与展望 | 第58-62页 |
·光伏独立/并网双模逆变器实验结果 | 第58-60页 |
·项目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