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电力检修概述及培训现状分析 | 第15-20页 |
·电力检修内容及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电力检修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电力设备检修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人力资源构成现状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电力检修培训特点及现状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电力检修培训项目效果评估理论研究 | 第20-31页 |
·培训效果评估介绍 | 第20-24页 |
·培训效果评估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·培训效果评估的原则及特点 | 第21-23页 |
·培训效果影响因素 | 第23-24页 |
·培训效果评估基本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国内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柯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Philips 五层投资回报率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Kaufman 五层次评估模型 | 第27页 |
·CIPP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CIRO 培训评估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培训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评估模型 | 第29页 |
·培训的效用公式 | 第29-30页 |
·以结果为基础的培训投资回报率运作模型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电力检修培训项目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1-42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目标 | 第31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1页 |
·指标体系的目标 | 第31页 |
·指标体系的设计 | 第31-33页 |
·受训者技能指标 | 第32页 |
·员工精神面貌 | 第32页 |
·员工满意度 | 第32页 |
·安全健康环保指标 | 第32页 |
·创新能力指标 | 第32-33页 |
·评估指标的数据收集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——层次分析法 | 第34-39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34-36页 |
·层次分析法在电力检修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| 第36-39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| 第39-41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型 | 第39-40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步骤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电力检修培训项目效果实证评估 | 第42-49页 |
·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马头热电分公司电力检修培训项目介绍 | 第42-43页 |
·电力检修培训项目背景 | 第42页 |
·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马头热电分公司继电保护培训介绍 | 第42-43页 |
·培训效果实证评估 | 第43-47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| 第43-44页 |
·有关数据统计 | 第44-45页 |
·确定培训效果评估 | 第45页 |
·根据评价标准确定各项指标模糊评价的具体得分 | 第45-4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