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1.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目前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工具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2. 选题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意义 | 第14-26页 |
| ·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| 第14-20页 |
| ·贫困以及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| ·当前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体系的三维透视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| 第18-20页 |
| ·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其积极意义 | 第20-26页 |
| ·积极心理学理论简介 | 第20-23页 |
| ·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| 第23-26页 |
| 3.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6-44页 |
| ·调查对象以及实测样本统计 | 第26页 |
| ·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数据统计 | 第26-32页 |
| ·个别学生座谈情况汇总 | 第32-35页 |
| ·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中的积极因素 | 第35页 |
| ·正视生活困难,自强自立 | 第35页 |
| ·明确学习目标,刻苦上进 | 第35页 |
| ·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消极因素 | 第35-44页 |
| ·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中的消极因素 | 第35-38页 |
| ·造成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| 第38-44页 |
| 4.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应对策略 | 第44-62页 |
| ·积极干预贫困大学生现有心理问题 | 第44-48页 |
| ·积极心理干预原则 | 第44页 |
| ·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干预策略 | 第44-48页 |
| ·积极防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再生 | 第48-62页 |
| ·积极心理防御原则 | 第48-49页 |
| ·在主观层面上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加积极体验 | 第49-50页 |
| ·在个体层面上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加积极个人特质 | 第50-54页 |
| ·在群体层面上创设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措施与环境 | 第54-58页 |
| ·针对不同群体的建议 | 第58-62页 |
| 5. 结论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附录 1 症状自评量表(SCL—90 量表) | 第68-72页 |
| 附录 2 河南理工大学贫困学生调查问卷 | 第72-78页 |
| 书目 | 第78-80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80-81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