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创新点摘要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前言 | 第9-13页 |
| 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火山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外火山岩油气藏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| ·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| ·完成的工作量 | 第12-13页 |
|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3-19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13页 |
| ·区域构造特征 | 第13-16页 |
| ·研究区构造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局部圈闭特征 | 第14-16页 |
| ·地层发育特征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 | 第19-40页 |
| ·岩石学特征 | 第19-26页 |
| ·熔岩类 | 第20-22页 |
| ·火山碎屑岩类 | 第22-26页 |
| ·火山岩岩石测井鉴定 | 第26-34页 |
| ·岩性测井识别 | 第27-34页 |
| ·单井相分析 | 第34-40页 |
| ·腰深 2 井岩相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腰深 201 井岩相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腰深 202 井岩相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第三章 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因 | 第40-59页 |
| 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0-42页 |
| ·天然气组成特征 | 第40页 |
| ·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| 第40-41页 |
| ·腰深 2 井区天然气中CO 2分布规律 | 第41-42页 |
| ·天然气成因类型 | 第42-49页 |
| ·腰深 2 井区天然气无机与有机天然气类型划分 | 第42-43页 |
| ·腰深 2 井区有机烷烃气体进一步鉴别 | 第43-44页 |
| ·腰深 2 井区无机成因甲烷气及识别标志 | 第44-46页 |
| ·腰深 2 井区煤型气与油型气的鉴别 | 第46-48页 |
| ·腰深 2 井天然气同位素反转现象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长岭断陷断陷层天然气气源分析 | 第49-59页 |
| ·天然气碳同位素与气源岩成熟度关系 | 第49-50页 |
| ·从周围邻区断陷天然气成因对比推测研究区天然气的来源 | 第50-52页 |
| ·气源综合分析 | 第52-55页 |
| ·CO_2的主要来源与成藏特征 | 第55-58页 |
| ·N_2主要来源 | 第58-59页 |
| 第四章 腰深 2 井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9-66页 |
| 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| 第59-61页 |
| ·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| 第61-62页 |
| ·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| 第62-66页 |
| ·饱和链烷烃分布特征 | 第63页 |
| ·甾、萜烷烃的分布特征 | 第63-66页 |
| 第五章 天然气成藏模式 | 第66-68页 |
| 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| 发表文章目录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75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