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车自动驾驶算法研究和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ATO算法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ATO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ATO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·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ATO系统介绍与分析 | 第16-26页 |
·列车自动驾驶系统介绍 | 第16-19页 |
·基于CTCS-2的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构想 | 第19-22页 |
·CTCS-2系统结构与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基于CTCS-2的ATO系统结构与原理 | 第20-21页 |
·输入模块 | 第21页 |
·ATO条件判断模块 | 第21-22页 |
·控制模块 | 第22页 |
·输出模块 | 第22页 |
·铁路干线与城市轨道运行差异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ATO功能需求 | 第23-25页 |
·列车自动驾驶 | 第24页 |
·列车精确停车 | 第24页 |
·车门屏蔽门联动管理 | 第24页 |
·列车自动折返 | 第24页 |
·车站停车管理 | 第24-25页 |
·车站跳停控制 | 第25页 |
·车站扣车控制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规划ATO目标速度曲线 | 第26-47页 |
·遗传算法简介 | 第26-28页 |
·遗传算法概述 | 第26-27页 |
·遗传算法原理 | 第27-28页 |
·列车牵引计算力学模型 | 第28-30页 |
·基本阻力 | 第28-29页 |
·附加阻力 | 第29-30页 |
·坡道附加阻力 | 第29-30页 |
·曲线附加阻力 | 第30页 |
·隧道附加阻力 | 第30页 |
·附加阻力综合 | 第30页 |
·列车逐级变速驾驶策略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加速中的逐级变速 | 第31-33页 |
·减速中的逐级变速 | 第33-34页 |
·逐级变速结论 | 第34页 |
·仿真列车模型和线路模型描述 | 第34-37页 |
·列车模型 | 第34-36页 |
·线路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遗传算法的ATO目标速度曲线规划 | 第37-44页 |
·基因关键参数寻找和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基因编码及种群初始化 | 第38-39页 |
·约束条件的确定 | 第39页 |
·安全性约束 | 第39页 |
·巡航距离约束 | 第39页 |
·运行时间约束 | 第39页 |
·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·准点率的适应度计算 | 第39页 |
·节能性的适应度计算 | 第39-40页 |
·舒适性的适应度计算 | 第40-41页 |
·总体适应度计算 | 第41页 |
·遗传算法基本操作 | 第41-44页 |
·选择策略 | 第42页 |
·交叉策略 | 第42-43页 |
·变异策略 | 第43-44页 |
·算法仿真及比较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遗传算法仿真 | 第44-45页 |
·遗传算法优势比较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ATO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7-56页 |
·仿真培训系统结构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仿真培训系统功能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仿真培训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| 第49-53页 |
·模拟ATP与ATO通信 | 第49-50页 |
·模拟地面与ATO通信 | 第50-52页 |
·接收ATO目标速度曲线 | 第52-53页 |
·列车自动驾驶模块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仿真培训系统界面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| 第56-65页 |
·系统初始化 | 第57-60页 |
·列车人工驾驶测试 | 第60-61页 |
·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的比较分析 | 第61-64页 |
·行车曲线对比 | 第61-62页 |
·两种驾驶模式合理性比较 | 第62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