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轻钢增层混合结构 | 第11-17页 |
·增层扩建形成的混合结构的特点 | 第11-13页 |
·轻钢增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层间隔震技术 | 第17-24页 |
·层间隔震技术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层间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 | 第18-19页 |
·层间隔震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轻钢直接增层混合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| 第25-38页 |
·工程概况及构造措施 | 第25-27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25-26页 |
·构造措施 | 第26-27页 |
·反应谱法及结果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·模态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谱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时程法及结果分析 | 第30-38页 |
·地震时程曲线的选取 | 第31-33页 |
·时程分析 | 第33-38页 |
第3章 轻钢增层混合结构层间隔震地震反应分析 | 第38-55页 |
·层间隔震装置及层间隔震计算模型 | 第38-46页 |
·层间隔震装置 | 第38-42页 |
·层间隔震结构动力计算模型 | 第42-46页 |
·反应谱法及结果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·模态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谱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时程法及结果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加速度反应 | 第49-51页 |
·层间位移反应 | 第51-53页 |
·层间剪力反应 | 第53-55页 |
第4章 直接增层结构和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 | 第55-61页 |
·加速度反应对比 | 第55-56页 |
·层间位移反应对比 | 第56-59页 |
·层间剪力反应对比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后记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