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0-13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5-30页 |
第1章 嗜酸乳杆菌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| 第15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| 第15-16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| 第16-18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IL-10 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7页 |
·IL-10 的生物学特点 | 第20-23页 |
·IL-10 的生理功能 | 第23-26页 |
·展望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益生菌、IL-10 与 IBD 关系 | 第27-30页 |
·IBD | 第27-28页 |
·益生菌、IL-10 与 IBD | 第28-29页 |
·展望 | 第29-30页 |
第二篇 研究内容 | 第30-66页 |
第1章 表达鼠源 IL-10 嗜酸乳杆菌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| 第30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8页 |
·结果 | 第38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2章 重组质粒 pMG36e-sp-IL10 在嗜酸乳杆菌LA-5 中的表达检测 | 第46-5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结果 | 第49-50页 |
·含红霉素的 MRS 固体培养基中嗜酸乳杆菌 LA-5 的生长情况 | 第49页 |
·鉴定 | 第49页 |
·SDS-PAGE 电泳鉴定及 Western blot 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 | 第49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3章 大鼠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讨论 | 第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4章 重组嗜酸乳杆菌对大鼠 IBD 的影响 | 第56-6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8页 |
·结果 | 第58-63页 |
·讨论 | 第63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4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4-76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