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广播、电视事业论文--世界各国广播、电视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地方广播、电视事业论文

地市级电视台受众四权保障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11页
引言第11-14页
 (一) 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(二)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相关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1.关于“公民四权”国内起源第12-13页
  2.关于“公民四权”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(三) 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-14页
一、 公民四权概论第14-20页
 (一) 公民四权相关概念第14-16页
  1.知情权第14页
  2.参与权第14-15页
  3.表达权第15-16页
  4.监督权第16页
 (二) 公民四权建设与大众传媒之间关系第16-20页
  1. 从“实体性权利”到“程序性权利”第16-17页
  2. 大众传播媒体是公民四权实现的载体第17-18页
  3. 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重要平台第18-20页
二、 地市级电视台保障观众四项权利的意义第20-23页
 (一) 政治方面:构筑交流平台,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第20-21页
  1.保障公民“四权”,是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第20页
  2. 保障公民“四权”, 是健全表达机制的需要第20-21页
 (二) 媒体方面:遏制权力的滥用,塑造良好地媒体生态环境第21-22页
 (三) 公民本身:提高公民民主意识,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第22-23页
三、 地市级电视台现状第23-27页
 (一) 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历史第23-25页
  1. 起步阶段第23页
  2. 发展阶段第23页
  3. 改革阶段第23-24页
  4. 集团化阶段第24-25页
 (二) 地市级电视台等级现状第25页
 (三) 地市级电视台优势条件第25-27页
  1.接近性和及时性第25-26页
  2.文化亲和性优势第26页
  3.城市认同感第26-27页
四、 四项权利视阈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问题第27-30页
 (一) 宣传工具属性根深蒂固,监督意识薄弱第27页
 (二) 信息传达量不足,公众参与机会少第27页
 (三) 有偿不闻,有碍公众知情权第27-28页
 (四) 拼凑新闻,旧闻充数现象泛滥第28-30页
五、 地市级电视台如何保证观众四项权利第30-37页
 (一) 转变思想,增强民主意识第30-31页
  1. 从宣传为主到报道为主转变第30页
  2. 从灌输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第30-31页
 (二) 创建信息沟通渠道,尊重公众表达第31-34页
  1. 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第31页
  2. 地方电视台接受自己作为信息和讨论的共同载体的责任第31-34页
 (三) 问政精神,代公众监督第34-37页
  1. 热点问题设置议程,公开透明问政第35页
  2. 电视深度报道,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第35-36页
  3. 在新闻把关上,充分满足“三贴近”第36-37页
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0页
后记第40-41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1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十六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
下一篇:科学技术与反恐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