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--地方旅游事业论文

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设计和管理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3-15页
2. 研究综述第15-25页
   ·游憩道路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·人体能量消耗和疲劳研究综述第16-22页
     ·人体能量代谢机制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人体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对人体运动能量消耗理论的应用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疲劳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·评述第22-25页
3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5-46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界定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游憩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旅游线路和游憩道路第26页
     ·旅游景区和游憩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人体运动和体力活动第27页
     ·体能消耗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疲劳第28页
   ·人体能量消耗的生理学基础第28-32页
   ·人体能量消耗的测量第32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问卷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推测法第34-36页
   ·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第36-40页
     ·人体生理因素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人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外界环境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·体力活动大小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·道路状况和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坡度因素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路面状况第41-42页
   ·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第42-46页
     ·体力活动和疲劳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体力活动和健康第43-46页
4 体能消耗规律在游憩道路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第46-56页
   ·游憩道路分类和设计管理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·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设计第47-52页
     ·水平或近似水平游线的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具有坡度的游线设计第49-52页
   ·沿途设施规划第52-53页
   ·游憩活动指导第53页
   ·疲劳控制第53-54页
   ·环境容量管理第54-56页
5 案例分析——以济南市环城公园为例第56-61页
   ·环城公园概况第56页
   ·调查目的第56页
   ·调查手段和方式第56-57页
   ·调查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·结论及建议第58-61页
6 讨论第61-64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61页
   ·创新点第61页
   ·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第61-64页
     ·研究不足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研究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构建研究--以济南都市圈为例
下一篇:淄博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