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并联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引言 | 第9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并联层间隔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层间隔震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并联隔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9页 |
2 并联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19-33页 |
·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 | 第19-25页 |
·形状系数 | 第21页 |
·竖直方向刚度 | 第21-23页 |
·水平方向刚度 | 第23-24页 |
·阻尼特性 | 第24-25页 |
·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 | 第25-27页 |
·摩擦滑移支座的摩擦系数 | 第26页 |
·摩擦滑移支座的形式 | 第26-27页 |
·摩擦滑移支座的尺寸 | 第27页 |
·隔震支座的恢复力模型 | 第27-30页 |
·线性隔震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双线性隔震模型 | 第28-30页 |
·并联隔震支座体系的自适应保护特性 | 第30-33页 |
3 并联层间隔震体系动力反应分析 | 第33-51页 |
·并联层间隔震体系的简化模型 | 第33页 |
·采用双质点简化模型的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双质点简化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双质点简化模型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34页 |
·动力反应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Matlab编程计算 | 第37-42页 |
·算例模型的选取 | 第37-39页 |
·方程中参数选取 | 第39-40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采用多质点简化模型的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| 第42-51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42页 |
·多质点简化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多质点简化模型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43-46页 |
·多质点模型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 | 第46-51页 |
4 并联层间隔震体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1-81页 |
·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其基本参数的选取 | 第51-58页 |
·模型概况 | 第51-52页 |
·隔震层参数 | 第52-56页 |
·钢筋混凝土材料参数 | 第56-57页 |
·荷载 | 第57-58页 |
·地震波的选取 | 第58-63页 |
·采用的分析方法 | 第63页 |
·抗震与隔震结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3-81页 |
·周期和层间位移峰值的对比 | 第63-66页 |
·水平地震反应对比 | 第66-72页 |
·参数变化对并联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| 第72-8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) | 第89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