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脱水污泥热水解预处理及深度脱水的试验研究
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32页 |
·引言 | 第12页 |
·污泥 | 第12-20页 |
·污泥的产生 | 第12-13页 |
·污泥的基本性质 | 第13-16页 |
·污泥的危害 | 第16-17页 |
·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 | 第17-19页 |
·污泥处理处置的瓶颈 | 第19-20页 |
·污泥的预处理技术 | 第20-22页 |
·物理法 | 第20-21页 |
·化学法 | 第21-22页 |
·生物法 | 第22页 |
·水热预处理 | 第22页 |
·污泥热水解预处理技术 | 第22-30页 |
·污泥热水解的原理与节能特性 | 第22-23页 |
·污泥热水解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·污泥热水解工艺的发展及工业应用 | 第26-30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2 污泥热水解预处理深度脱水的实验研究 | 第32-50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污泥热水解深度脱水实验系统 | 第32-3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2-34页 |
·含水率的测量 | 第34页 |
·污泥热水解深度脱水试验台 | 第34-39页 |
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39-48页 |
·反应温度对热水解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·反应时间对热水解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污泥热水解脱水性能的比较 | 第43-45页 |
·热水解对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 | 第45-46页 |
·热水解对污泥自然干化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3 污泥中有机固体的热水解特性研究 | 第50-64页 |
·引言 | 第50页 |
·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50-5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3-62页 |
·污泥水解液的基本特性 | 第53-54页 |
·污泥热水解前后固体颗粒的粒径变化 | 第54-57页 |
·污泥固体中有机组分的热水解规律 | 第57-60页 |
·热水解对污泥热值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4 污泥热水解预处理对重金属的迁移与形态分布影响 | 第64-77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64-6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4-6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65页 |
·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污泥中重金属的测量方法 | 第67页 |
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67-75页 |
·热水解前后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变化 | 第67-69页 |
·不同形态提取的可靠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污泥热水解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化 | 第71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5 污泥热水解深度脱水系统的设计及能量分析 | 第77-88页 |
·引言 | 第77页 |
·热水解实验中污泥的温度变化 | 第77-80页 |
·热水解深度脱水系统的设计及介绍 | 第80-82页 |
·热水解反应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 | 第82-86页 |
·计算模型假设 | 第82-83页 |
·加热污泥所需的理论能量 | 第83-84页 |
·闪蒸蒸汽的计算方法 | 第84页 |
·热水解反应系统能量平衡方程 | 第84-86页 |
·系统能量平衡计算结果 | 第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6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88-91页 |
·主要工作及结论 | 第88-90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9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10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