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无线电中继通信、微波通信论文

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认知无线电简介第9-10页
   ·认知无线电干扰对齐的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2-14页
   ·符号说明第14-15页
第二章 MIMO 干扰信道第15-37页
   ·窄带 MIMO 模型第15-16页
   ·MIMO 信道并行分解第16-17页
   ·MIMO 信道的容量第17-22页
     ·静态信道第17-21页
     ·衰落信道第21-22页
   ·信道自由度第22-26页
  1 单用户点对点(P2P)信道第22-23页
  2 两用户多址接入信道(MAC)第23页
  3 两用户广播信道(BC)第23-24页
  4 两用户 MIMO 干扰信道(MIMO IC)第24页
  5 K 用户 MIMO 干扰信道第24-25页
  6 三用户认知 MAC 干扰信道第25-26页
   ·干扰对齐的概念和原理第26-30页
     ·空间域干扰对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时间域干扰对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频率域干扰对齐第29-30页
   ·蜂窝网络中的干扰对齐方法第30-36页
     ·两小区上行链路干扰对齐第30-32页
     ·两小区下行链路干扰对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多小区上行链路干扰对齐第34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 不考虑主用户间干扰时的干扰对齐方法第37-57页
   ·信道自由度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·主用户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·预编码矩阵和后处理矩阵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功率分配矩阵第41-42页
   ·次用户设计第42-48页
     ·预编码矩阵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后处理矩阵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功率分配矩阵第46-48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·次用户接收端干扰对齐研究第53-56页
     ·设计次用户后处理矩阵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四章 考虑主用户间干扰时的干扰对齐方法第57-69页
   ·用户一次只能发送一个符号第57-62页
     ·主用户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次用户设计第58-61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·用户可同时发送多个符号第62-67页
     ·主用户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次用户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3页
附录 1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3-74页
附录 2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4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LTE多小区协作MIMO上行检测算法研究
下一篇:H.264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