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嗜热螯台球菌TAD1的脱氮性能及其好氧反硝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5-39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活性氮污染的危害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活性氮的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·螯台球菌(CHELATOCOCCUS DAEGUENSIS)介绍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分类地位第17页
     ·相关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·生物脱氮机理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硝化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传统反硝化机理第19页
     ·好氧反硝化机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机理第20-21页
   ·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废气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·好氧反硝化菌研究现状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好氧反硝化菌的发现及分离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好氧反硝化机理研究进展第25-27页
   ·反硝化分子生物学基础第27-36页
     ·反硝化相关基因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反硝化相关酶类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34-36页
   ·高温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第36页
   ·论文研究意义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36-3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及目标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38-39页
第二章 螯台球菌 TAD1 用于脱除 NOX培养基的优化第39-48页
   ·引言第3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菌种及培养基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40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40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40-43页
     ·Plackett-Burman实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实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优化培养基验证实验第4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 ·Plackett-Burman实验第43页
     ·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实验第43-45页
     ·优化培养基验证实验第45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三章 螯台球菌 TAD1 在开放式生物滴滤系统中的应用性分析第48-59页
   ·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9-54页
     ·菌种及培养基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50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50页
     ·DNA提取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DGGE)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第53-5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4-58页
     ·生物滴滤塔的长期运行状况第54-56页
     ·空床停留时间(EBRT)对去除NO_x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生物膜中的稳定性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 螯台球菌 TAD1 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性能及其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性分析第59-71页
   ·引言第59-60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  ·菌种及培养基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61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61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计算公式第62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不同温度下的铵氧化第62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的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第6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2-70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及对铵氮的去除性能第62-63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高温下的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性能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不同初始NH+4 -N浓度下的生长第65页
     ·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与启动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异养硝化性能第66-67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好氧反硝化性能第67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性能第67-69页
     ·不同培养基中总脱氮性能的比较第69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 螯台球菌 TAD1 脱氮工艺的优化及其在电厂生物滴滤系统中的应用性分析第71-84页
   ·引言第71-7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2-75页
     ·菌种及培养基第72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72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72页
     ·DNA提取方法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DGGE)第73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及烟气状况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计算公式第74-7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5-82页
     ·实验室生物滴滤塔的挂膜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循环液中初始硝酸盐浓度对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第76页
     ·亚硝酸盐在循环液中的累积第76-77页
     ·不同碳源对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第77-79页
     ·空气流速对硝化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第79页
     ·TAD1的稳定性第79-80页
     ·电厂生物滴滤塔的整体运行状况第80-81页
     ·TAD1在真实烟气环境下的稳定性第81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4页
第六章 螯台球菌 TAD1 在高温下的好氧反硝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第84-107页
   ·引言第84-85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5-90页
     ·菌种及培养基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8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86-90页
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四种反硝化酶基因的鉴定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引物第90-91页
     ·PCR扩增第91页
   ·荧光定量PCR第91-94页
     ·定量PCR引物设计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定量质粒标准品的构建第92页
     ·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92页
     ·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第92-94页
     ·统计方法第9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4-106页
     ·螯台球菌TAD1四种反硝化酶基因类型的确定第94-99页
     ·定量PCR引物特异性第99页
     ·napA在不同溶氧下的表达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nirK在不同溶氧下的表达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·cnorB在不同溶氧下的表达第103页
     ·nosZ在不同溶氧下的表达第103-10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结论与展望第107-112页
 1 主要研究结论第107-110页
 2 创新点第110页
 3 展望第110-112页
参考文献第112-129页
附录第129-13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0-131页
致谢第131-132页
附件第132页

论文共13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橡胶隔振器单轴疲劳特性试验与预测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