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一、中国古代的存留养亲制度 | 第10-18页 |
(一) 存留养亲制度的历史演变 | 第10-14页 |
1. 存留养亲制度的起源 | 第10-11页 |
2. 存留养亲制度的完善 | 第11-12页 |
3. 存留养亲制度的定型 | 第12-13页 |
4. 存留养亲制度的消亡 | 第13-14页 |
(二) 适用存留养亲案件的主要类型 | 第14-16页 |
1. 服制犯罪的留养 | 第14页 |
2. 杀人案中的留养 | 第14-15页 |
3. 盗犯中的留养 | 第15页 |
4. 诬告罪中的留养 | 第15-16页 |
5. 团伙犯罪中的留养 | 第16页 |
(三) 存留养亲制度的实施要件 | 第16-18页 |
1. 罪名条件 | 第16页 |
2. 实质条件 | 第16页 |
3. 效力条件 | 第16-18页 |
二、存留养亲制度评析 | 第18-25页 |
(一) 对存留养亲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的评析 | 第18-21页 |
1. 申请留养 | 第18-20页 |
2. 审查留养和皇帝复审 | 第20-21页 |
3. 存留养亲制度的监督 | 第21页 |
(二) 存留养亲制度存在的必然性 | 第21-23页 |
1. 存留养亲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 | 第21-22页 |
2. 存留养亲制度存在的政治条件 | 第22页 |
3. 存留养亲制度存在的思想根源 | 第22-23页 |
(三) 存留养亲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| 第23-25页 |
1. 有利于巩固封建小农经济,促进家庭团结和社会稳定 | 第23页 |
2. 有利于倡导人性,感化和改造罪犯 | 第23-25页 |
三、存留养亲制度的借鉴 | 第25-31页 |
(一) 存留养亲制度废除的原因解析 | 第25-26页 |
(二) 现代法律制度对存留养亲制度借鉴的必要性 | 第26-28页 |
1. 亲情伦理的需要 | 第27页 |
2. 社会现实需求需要 | 第27-28页 |
3. 社会保障需要 | 第28页 |
(三) 存留养亲制度对完善我国刑法制度的意义 | 第28-31页 |
1. 建立人格调查制度 | 第28-29页 |
2. 加强对缓刑适用的法律监督 | 第29-30页 |
3. 完善监外执行制度 | 第30-31页 |
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利及艺术作品 | 第34-35页 |
致谢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