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、绪论 | 第9-22页 |
·城镇化的基本规律、模式和积极作用 | 第9-12页 |
·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和模式 | 第9-11页 |
·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| 第11-12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5页 |
·城镇化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·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| 第13-14页 |
·城市化与城镇化的联系与区别 | 第14页 |
·大城镇与小城镇的联系与区别 | 第14-15页 |
·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| 第15-19页 |
·城镇化西方经典研究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马克思主义对城镇化论述 | 第16-17页 |
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城镇化论述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概况 | 第19-22页 |
(一) 城镇化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(二) 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1页 |
·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| 第22-24页 |
·我国城镇化的历程 | 第23页 |
·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1页 |
·城镇化发展差距的国际比较 | 第24-25页 |
·城镇布局不合理,空间分散 | 第25-26页 |
·城镇政府体制落后 | 第26-27页 |
·城镇发展模式粗放,缺乏可持续性 | 第27-28页 |
·户籍制度对城镇发展的制约 | 第28页 |
·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 | 第28-31页 |
3 我国城镇化道路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| 第31-38页 |
·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原因 | 第31-34页 |
·经济发展原因 | 第31-32页 |
·政治体制原因 | 第32-33页 |
·思想观念原因 | 第33-34页 |
·社会文化原因 | 第34页 |
·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·城镇化滞后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| 第35-36页 |
·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着内需的扩大 | 第36页 |
·城镇化滞后影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| 第36-38页 |
4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--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| 第38-51页 |
·科学发展观是构建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| 第38-40页 |
·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人本理念思想内核——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| 第38-39页 |
·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方法内核——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| 第39-40页 |
·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模式选择 | 第40-44页 |
·新经济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新文化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| 第41-43页 |
·新生态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城镇化道路建设对策 | 第44-51页 |
·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基础: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| 第44页 |
·城镇化道路的经济对策:走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之路 | 第44-46页 |
·城镇化道路的政治对策:建设城镇的政治文明 | 第46-47页 |
·城镇化道路的文化对策:注重发展城镇教育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文化 | 第47-49页 |
·城镇化道路的社会对策:构建和谐社会,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 | 第49页 |
·城镇化道路的生态对策:城镇化过程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| 第49-51页 |
5 结语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